第346(1 / 2)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1492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周清摇摇头,自己可参与军政文武要事,但具体内在之事多说无益,昌平君熊启在侧,自己已经说到这个程度,想来熊启也会将此事更加圆满的理论而出。

“哈哈哈,武真君所言却谋国之语,蒙恬先前之言差矣!”

归于座位,随即,对面那身披重甲的蒙恬却是豁然起身,朗朗一笑,拱手对着周清,深深一礼,听了这般久,思忖这般久,刚才自己所言相差大矣。

若是按照自己所行,只怕秦国一天下的时间还要继续推迟。

“武真君年弱之姿,为丞相,先前王翦还有些奇怪,现在看来,大王识才也,以武真君刚才之语,丞相之位契合也。”

就是王翦也是拱手一礼,之前,对于大王擢升武真君为假丞相,自己还狐疑不已,封君倒也罢了,毕竟有昭襄先王的遗命在前。

但丞相之位,仅次于相邦,乃是要职,就这般赐予道武真君,未免太过。然则,现在一观,实在是自己多想了,对于秦国,大王比自己等人更加重视,如何会让庸才登位。

“武真君之才,寡人自然知晓,不然也不会放心将丞相之位落于其身。”

“昌平君,武真君所言虽妙,但多为谋略之语,细细分之,可谓是多矣,依你之见,可还有遗漏之处?”

将王弟直接擢升假丞相之位,秦王政也是冒着不小的风险,虽然群臣不会反对,但如果论政之时,王弟不能够以言语征服群臣,估计识人不明的称呼便落在自己身上。

今日,王弟在此论军政要事,每一句都是直指核心,丝毫不逊色昌平君,再有上将军王翦和蒙恬的敬佩,与有荣焉,面上笑意不断,将最后的问题留给昌平君。

“军政谋国,武真君可谓真知灼见!”

“武真君所言实则可为两分,一者文,一者武,在各自之内,又可分内文与外文,内武与外武,内文者,当统辖梳理农事、工商、执法、关防、新军、仓廪、盐铁、吏治、朝政、王室十方。”

“外文者,可收拢邦交之才、纵横之才,行应候之策,远交近攻,弱化六国。内武者,当整顿军事,淘汰老弱军事,招募新锐兵士,练秦国一天下新军。”

“外武者,当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保持对于山东六国的侵扰、压制,使得秦国威严仍在,但又不显咄咄逼人,给六国一个秦国孱弱之象。”

“四分可毕,秦国可东出!”

代为执掌相邦之位两三年,若说正殿内对于周清之语感悟最深者,唯有昌平君,虽然周清说的有些凌乱,但在昌平君眼中,却是直接整合归纳而出。

拱手看向上首的秦王政,将四分方针大略一一而出,咸阳宫正殿之内,其音久久未绝,语落不久,更是传来秦王政久久不绝的朗笑之音。

第三百三十九章真人丹(第二更)

“公子,您已经被秦王赐封道武真君,接下来我们便一直待在咸阳吗?”

咸阳宫正殿的朝会伴随着蒙武等人的率先而出,已经快速传遍整个咸阳城,而且还以更快的速度向着整个秦国各大郡县蔓延。

虽然进入咸阳宫正殿的只有十二人,但这十二人却是秦廷文武上下的最高层次,堪为秦国的柱石之人,而且除此之外,此次朝会也出现了秦王亲政以来的第一位封君。

原护国法师玄清子,因在洛阳斩杀赵国中山夫子,承昭襄先王遗命,允以封君,号曰——武真君,又因多出奇策,功劳甚大,擢升假丞相。

消息传出,整个咸阳城为之震荡,无论是封君,还是丞相,都堪称秦廷难得一见的封赏,自商君变法以来,秦廷封君的人屈指可数,封侯的更是稀少,而丞相之位更是不多。

自从秦武王时期,设左丞相、右相邦,这个传统便是在秦国留下,尽管统领国政大权的仍是相邦,但丞相之位也是颇为重要。

因为一般不出意外,前一任相邦离开职位之后,便会由丞相给予补上,位列相邦之位,因此,除却不能够真正领国政之外,其余军政大权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