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大战郑国渠,开放官府粮仓,郑国渠成,百万老秦人受益,由三晋之地入秦的诸夏之民也是受益,近年来,更是有不少耕种得民众,因为所产粮食颇多,而得了公士、上造的爵位。
倘若在山东列国,那些劳苦而又卑贱的民众,能够得到只有贵族才能够拥有的爵位吗?不仅如此,秦国蓝田大营军中,前几日,还听大王提到过,有赵国马服君的后代于其内,功劳甚大,已经升至主将之位了。
秦国法治言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看血脉,不看背景,数十年前对秦国造成那般大伤害的马服君赵奢一族都能够在秦国臻至高位,而在山东列国,哪一个国家可以做到?
第五百七十六章贼父(求票票)(修)
闲暇之时,自己也曾一览百多年前的《商君书》,再时不时一听秦国政令、法令,更是觉得这……才是诸夏之人应该遵守的政策。
法治唯上,王公贵族与庶民同罪!
昔者,秦国惠文王少年犯事,商君毅然的处罚了太子太傅赢虔,处以劓刑,至于老士族犯事,更是渭水斩杀七百余人,此后,秦国大治。
尽管有一些法令颇为苛刻,但大王也说了,日后的秦国当以法理为根基,以儒文教化之道,会宽松许多的,自己也是相信的。
不是无缘无故的相信,而是因为大王去岁曾语自己说过的一段话,大王问自己,在自己看来,应该如何让诸夏之民安稳的生活,安稳的耕种,没有战乱的侵扰。
记得自己曾回应,只要诸夏各国相安无事,不去相互侵扰,不去相互征战,那么,诸夏之民便可得到一个安稳的环境,平静的生活下去。
然而,大王只是说了一句,就令自己无言了。
“丽儿,你觉得诸国可能相安无事吗?”
至今,公孙丽仍旧记得大王那似笑非笑的神情,似是觉得自己所语有些稚嫩,似是充满着对于诸夏各国的轻视与嘲弄。
是啊!
如果诸夏仍旧存在七国,又怎么可能相安无事呢?一个国家只要发展,便会与其他国家出现利益之争,而利益之争的背后,便是战争。
“所以,大秦欲要一天下大势,不仅仅是为了秦国自身,更是为了诸夏万民,如果整个诸夏只有秦国自己,那么,如何会出现战乱。”
“山东列国奸佞横生,面对大秦的压力,仍旧不思变革,如此,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被秦国一一灭掉!”
大王之语是那般的充满坚定,是那般的充满信心,对于山东列国的情况,公孙丽心中也是清楚,如赵国之内,邯郸有郭开、韩仓等。
燕国之内,有雁春君等。齐国之内,有后胜等。韩国之内,空有绝世大才韩非而不用,奈何。楚国之内,李园当国,奈何!
除了这一点,那边是如今秦国盛行的法令对于诸夏万民来说,更好!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公孙丽觉得,世间本就该如此,何有血脉等等的尊贵,只要有能力,便应该有功劳加身,就算是庶民,也有封君封侯之时。
反而,就算那些王公贵族,犯了错,也应该受到惩罚,这才是世间应该出现的事情,若然秦国被灭,山东六国继续存在,公孙丽心中复杂万千。
“秦国政令,飞雪自是了解过,均为苛刻刑罚,大肆追杀侠士;一人犯错,举族惩罚;动不动就被罚苦役;秦军之内更是虎狼,极尽杀伐,平阳漳水一战,赵国十万大军覆没,全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