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轻捋颔下长须,荀况微微颔首,诸般情况自己也都已经了解,入秦咸阳宫,为嬴政子嗣授课,是儒家的机会,自当把握住。
该付出的东西,儒家现在可以做到。
“师叔,近年来,百家之人在齐鲁之地相当活跃,多有游侠之人杀戮横行,墨家屡屡被秦国打击,如今势力渐弱,传闻路枕浪又前往大河以西的蛮夷之国。”
“实在是忘却诸夏衣冠荣耀,农家诸人活跃于楚国,其国内两王相争,农家也卷入其内,桑海之内,甚为明显。”
“师叔,以为何解?”
伏念拱手一礼,神情肃重,自从自己执掌儒家以来,对于百家的行动了解的更为清楚,那些人不思从君王处解决事情,总是寄希望于杀掉一两个人身上。
实在是不开化。
更为严重的是,游侠在齐鲁之地横行,如若儒家没有手段落下,怕是会令那些百家之人以为儒家软弱,可……若是动手,见恶于百家,也非儒家所希望看到。
欲要妥协,百家更进一步,非所见。
欲要强硬,百家疏远,诸夏之内,值此乱世,儒家独木难支,儒家实力虽强,还不足以对抗整个百家,也是非所见。
“哈哈。”
“伏念,这个问题……你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是?”
“你所修为内圣外王之道,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
荀况清朗一笑,自从妙悟玄关,踏足妙境以后,于百家之道,天地之道,更有己身独特感悟,迎着伏念看过来的问询目光,缓缓而语。
“师叔!”
伏念闻此,灵觉有感,有所得,有所悟,而后,徐徐起身,再次行问道之理。
“此道颇为圆融,杂糅百家玄妙,天宗庄周不愧高人。”
“凡诸夏社稷,欲要使天下服,绝不能依靠武力,但又离不开武力,欲要以仁礼之道,却又离不开法家、道家、阴阳家……百家之道。”
“儒家将来欲要通过君王施展教化之道,伏念,诸般事物你当一试,近百年前,儒家在齐鲁之地的地位,可不是单单稷下学宫力压百家得来的。”
第八百一十三章儒家八脉(求票票)
伏念所悟的内圣外王之道,虽由道家天宗的庄周妙语而出,但却是道家庄周辞去宋国小吏之后,杂糅百家之学所得。
历经世俗,踏步修行,感悟天道,妙悟儒家、法家、名家等诸多道理,方有内圣外王之妙,是故,其道堪为入世之道,和儒家所追寻道理有相通之处。
加持儒家的三纲八目,圆融无比。
“是,师叔。”
伏念颔首而应,身为儒家的掌门,自然知晓儒家的实力,只是儒家一向不太喜欢以武力屈服他人,故而,先前针对百家的策略,以怀柔为主。
今日,有师叔一言落下,定下心神,面上微微一笑,心中已然有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