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侧副将司马尚神色微变,深深的看了郭开一眼,此人着身可恶,甚为不愿意按照郭开传来的王书之意行事,可……上将军为赵国大将军,也为好事。
不过,根据自己对郭开的了解,此人可不会有这么好心。
“将军!”
“……”
语出,军帐之内,其余零散军将也是相视一眼,虽没有直言,却也是对郭开冷嘲热讽不已。
于此,李牧只当作没有听见,此等关头,乃是不应和,不拦阻,只当作没有发生一般。
“哈哈哈,诸位将军对老夫心存嫌隙,无非种种流言而,岂不闻当初长平之战的时候,秦国曾离间朝野,令先王撤换上将军廉颇,否则,长平之战非如此结局。”
“察人察行,明智如大将军与诸位将军着,难道宁愿相信邯郸内秦人的流言?”
郭开左右而观,面上也是微微一笑,近前一步,开诚布公,颇为诚恳之意。
呼吸之后,幕府军帐之内,再无半点声息。
幕府召集诸多军将,是夜,李牧没有丝毫迟疑,直接发兵五万直往南下井陉口处,同时应允郭开,会在七日之内,坐镇井陉口前,应对秦国大军。
两日后。
郭开一行人心满意足的离开北方边军,此行目的便是让李牧为赵国大将军,然后率领赵国之力对抗秦国,无论如何,赵国都得坚持下去。
有赵国,有赵王,自己才会保住现在的一切!
否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将军,此为大好时机。”
“既以为赵国大将军,当于此率师火速返回邯郸,以大军之力定下邯郸之局,废黜赵王,诛灭郭开,而后拥立新君。”
幕府军帐之内,李牧这几日正在整顿北方边军的事情,自己若是南下,那么,边军也得留下人手以应对北方的匈奴。
身披灰黑色的重甲,束发而冠,眉目肃然,端坐于上首的条案之后,看着身下一侧太子嘉派遣而来的密使韩流,一身游侠劲装打扮,随同而来数人,风尘仆仆。
韩流拱手看向李牧,这个时候,李牧为大将军,对于赵国来说,绝对是好事,是故,也该这个时候,应对邯郸局势,将赵王迁与郭开给予整顿。
“不妥也。”
“值此之际,应该先将秦国攻退,在徐徐谋之邯郸。”
随着韩流语落,迎面而座的一人摇头轻言,其人锦衣素袍,眉目俊朗,名为庞浩,乃是赵国前上将军庞煖之后,如今为邯郸大营后军主将。
“春平君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