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3:我的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人生中一直有她,有些事情会不会有所不同,此时此刻,写完这一章,我很想念她。
PS4:今天就这一章了,大家晚安。
第八百四十一章 圣旨
贾府举哀。
从内宅门到大门,一扇扇门户开启,红彩换做白纸,孝棚高起,竖起牌楼,府中人四处报丧,哀伤轻轻地流淌在这曾经辉煌过的宅邸。
这一辈硕果仅存的老人,终于放下了她的担子。
老太太虽然没有明说,但谁都知道,她将荣国府的未来托付给了孙朗,虽然已经变成了外姓人,但孙朗还是担负起了责任,谁都没有提出异议。
他行使了身为家主的权力。
喜丧。
不必靡费,不必繁琐,将悲伤收在心田,安静送她一程,老太君的脸上犹自带着笑意,她在最后一刻没有任何遗憾。
守灵三日,殡殓成服,原本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们只得多留几日,心中颇有些战战兢兢,虽然改了名的贾元帅往来应答、颇为自如,但在众人眼里,他老人家就像是一号正在熊熊燃烧的特大爆竹,不知何时就会炸开。
停灵正寝,金陵的很多人都来自发探丧。
这几年贾府虽然日益衰败,但当年的擎天之柱已然回归,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杰可以让家族辉煌五十载,甚至可以打下千载传承之基,若不是大荒山之事太过诡异,元帅大人的政治立场实在存疑,否则前来哭丧的人肯定要挤在荣宁大街上情真意切地连续嚎上三天三夜,保准比死了亲妈还要悲痛。
荣国府是国公府邸,虽然这些年败落,也不是实权勋爵,可毕竟是个国公,老太君是正儿八经的国公夫人,作为那一代硕果仅存的老人,是御前亲封的一品诰命,去世之后,是要上奏禀报的。
以贾诩的名义奏报,他是宁国公,是老太君的子侄,很合适。
除了禀告老太太逝世之余,他也说了老太太临走之前所说的事情,就是有关孙朗的真实身份,孙朗在最后落了款,也就是“臣贾诩奏表以闻”之类的话的后面,写了一句“我是孙朗,就是这么一回事”。
贾诩没有什么异议,因为大伯很机智,他看出孙朗心中的悲伤与愤怒,若是对这句乱七八糟的话提出一点异议,恐怕愤怒的大侄子就会直接扯碎奏章重写一道,那肯定是国朝有史以来最惊世骇俗的奏本。
奏章跨过大江北上。
守灵吊唁第二天,朝廷的使者火速而来,不过不要搞错了,这是第一批,也就是忠顺王连夜逃窜回京带到了孙朗的威胁之后、朝廷一番吵闹后所敲定的应对,禀报老人去世的奏折还在路上。
荣国府依然是中门大开,可没有一个人出来迎接使者,传旨的太监这一路死命狂奔,连睡觉都在马上睡的,可在半路上就听到了老太太去世的消息,吓得几乎就要丢掉皇命、连夜逃跑……他终究没有赶上。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心理挣扎,再加上身边也有内卫监视,就算是想要潜逃也逃不了,伸不伸脖子都是一刀,虽然心中恐惧到了极点,但他还是战战兢兢地走近荣国府的中门。
使者一路畏畏缩缩,低眉顺眼,没有半点御前钦使的威风。
他活了半辈子,传了几多旨意,无论是重臣之家还是普通门户,哪个不是恭恭敬敬、受宠若惊,哪怕是贬谪下狱的旨意,也得说一句谢主隆恩,连带着对传旨的太监也得客客气气,少不得银两相赠,那狐假虎威的感觉,真是让人舒坦到心里……但这次,一切都倒过来了。
此时荣国府往来吊唁之人不少,有见识的人认出了传至太监的打扮和手中明黄黄的卷轴,吃了一惊之余,本能地就要避开跪下,可又却看到了太监那战战兢兢的表情,愣了一下,下跪的动作就慢了下来——谁也不是天生的贱骨头,下跪又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情,还是再看看吧。
传旨的太监以余光看到这些人的微妙表情,他出身皇宫,最擅长揣摩别人的心意,哪里不知道对方的所思所想?念及这里,心中不由苦笑一声,杂家这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模样,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了啊……
一路穿过正堂,走进内宅们,在仆人的指引下,来到了老太太的正寝,遗体就停在房中,供亲人守护,古老相传,人死之后,三天之内会回来看看,看看无法放下的人,这是最后的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