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1 / 2)

于是庞大的压力都压到了底层的农户上面,导致自耕农破产加剧,不破产把自己投献给“众正盈朝”们,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但是投献也不是无止境的,于是饥民、流民揭竿而起也就应时而生。

天启帝时候,文官们还有阉党可以制衡,但是国家财政已经崩坏,皇帝想要给自己开辟裁员,于是派出太监去收矿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农税再加派就要压死老百姓了,商税凉了……

都说魏忠贤号称九千岁,权倾朝野,那就是放P!

太监们真要是如此煊赫,收矿税的太监为什么还会被地方官员联合豪强屡屡打死呢?

到了崇祯帝继位,被文官忽悠瘸了的皇帝砍了自己三刀。

废了锦衣卫,彻底自废武功,失去了对了解和威慑外朝的手足。

杀了魏忠贤,让阉党轰然而倒,众正盈朝了。

然后还把自家老爹哥哥千辛万苦的内库家底上交给了国家……

大英帝国皇室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做过!

所以他在煤山上吊之前说了一句话:文官皆可杀!

好吧,这真的是个杯具!

究其原因那是因为崇祯帝,他从小没有接受过正统的皇帝教育。

明朝对皇室子弟的教育非常具有导向型,继承人从小接受名师指导,未来皇帝的培养自然是要样样最好。但是其他弟子们恨不得都养成猪,那些藩王们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

这固然有利于继承权的稳固,然而在皇权交接的时候,容错性实在是太低了。

大明皇帝有落水的传统,正德皇帝落水而死,年仅31岁,天启帝落水而死吗,年仅23岁。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阴谋论,不过沈光只是表示呵呵~!

这两位都是对朝堂没有失去掌控的,结果一个被讽刺贪玩好武,一个更是成了木匠皇帝。

“文官们的节操值远比人们想象中更低,永远也不要相信臣子们济济一堂、和衷共济的鬼话,拉一派打一派才是帝王心术,文武制衡、派系制衡,这样你的皇位才能坐的稳当。”

沈光抱着郭襄坐在腿上,另一个时空大明的杯具非常具有代表意义,拿来做教材简直不要太合适了。

当然了,也少不了大宋以文制武政策的得失。

这些东西都被沈光制成了一个个的小故事,讲给了萝莉皇帝听。

小学生年纪的孩子最爱听故事了,“襄儿有沈光哥哥在,不用怕管不住大臣们啊!”她对于复杂的朝堂根本还理解不能,现在只能是潜移默化,沈光这算是寓教于乐吧。

“傻孩子,哥哥又不能永远帮你管着国家……”

“我不管,你不许走!”郭襄大急,“你要是走了,那我也不要做皇帝了,又不好玩!”

“好好好,我不走。”沈光默默汗一个,人家想要做皇帝都是血流成河了,到你这里就和三块钱一根的棒棒糖一样,随手就可以丢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