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的大殿中雅雀无声,大臣都在屏住呼吸静静的倾听,这次一连封赏二十八君候,加上五大庶长,是秦国历代所没有的,岂能不悚然动容。
但是将闾却清楚,父王终于没有封王,封王裂土的事情总是萦绕在他心中。
自从卫秧变法,百年以来,秦国极为看重封爵,六代秦王中,每一次封赏都只有寥寥三两个人而已,最多的也没超过十个。
所以,王翦率军出征楚国之前,故意折腾一次,就是不想封王。
封王之后,必定和秦王政离心离德,一旦引起秦王猜忌,就是灭族之祸。
然而这次封赏的规模之大,已经远远超过了老秦臣子的预料,而第一次参与朝会的博士们,第一次见到用武力统一天下的大秦博大的胸怀,听着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从耳边飘过,情不自禁的发出万千感叹,唏嘘之声不觉于耳,等到蒙毅宣读完毕,还沉浸在思维之中不知所措。
李斯等蒙毅宣读完王书,目光扫过众人,高声道:“封赏王书宣读完毕,众臣可有异议。”
“秦王万岁,功臣万岁。”大臣惊醒过来,纷纷叫喊道,虽然杂乱无章,却没有什么刺耳之言,李斯微微点头,叫道:“既然没有异议,秦王部署图治方略。”
“臣有异议。”一个声音从朝臣中响了起来,众臣还在发愣,博士群中走出一个人来。
虽然身穿朝服,但一脸的儒雅之气,躬身道:“臣,博士仆射周清晨有异议。”
秦王政的目光一冷,群臣中顿时鸦雀无声,大殿之中似乎也阴冷了几分:“你是谁。”
“臣博士宫仆射周清晨。”来人躬身道。
秦王政的目光看向了丞相王绾,王绾心中一寒,刚才秦王的发问带着侮辱的意味,老秦臣都清楚,秦王政看似和睦,对待众臣也是恭敬有加,但是雷霆之怒降下,任何人都承受不起。
王绾上前一步:“这是老臣亲手筹建的博士宫的仆射,周清晨。”
秦王政目无表情,缓缓点头:“你有什么异议。”
周清晨躬身道:“秦统一天下,秦王已经是天下共主,当今的天子。历来天子开国封赏,一有对新朝功臣的诸侯之封,二有对敌国贵族的社稷之封地,三有历代圣王后裔之封地赏赐,此三种封赏,乃是封赏中的最大,然天子不做诸侯三封,臣斗胆请问大王,这是廷尉府的遗漏,还是留待以后封赏,或者是新朝不封诸侯……”
天子三封,不管是夏商周,都有裂土封侯的举动,尤其是对圣王后裔的封赏,从来不缺。
但是拟定这次封赏的乃是李斯和将闾,不要说周朝的圣王后裔,就连孔子的后裔也欠奉。
他就没那个想法,至于裂土封侯,老秦人早就死了那条心,只有这不识进退的硕儒,才敢冒死请封。
“是啊,是啊,我也觉得少了最大的封赏。”
“臣叔孙通有对。”又一名博士离座起身高声道,“一统天下,万事功业,秦王当下书天下同贺,以为盛典之庆,以安天下民心!”
博士们纷纷点头呼应。李斯目光望着王案不知所措。
“诸位,稍安勿躁。”秦王嬴政从御案后面站起身来,鹰视狼顾,语气虽然缓和,神色却凝重无比:“普天同贺可以,大秦已经统一天下,也让黎民百姓高兴一回。”嬴政话音一转:“至于功臣的封赏,眼下只是封赏有功的武将文臣,至于博士仆射所言的天子三封,关系到大秦之治国方略,眼下之国方略还在宏图之中,所以才留在以后绝之,其余的有封赏不对的地方,都可以向国正监考功署进言,以待后决。”
王绾眼中一寒,身为天子近臣,在大秦已经几十年,可以说对秦王政的了解深入骨髓,眼下的秦王分明是在推脱。根本就没想过天子三封。
但是,一群博士却已经秦王政分封诸侯要在登基之后,于是纷纷点头,再没有人说话了。
将闾很清楚,这件事情和王绾脱不了干系,这厮身为三朝之元老,说话分量极重,而在新朝的建立中,也立下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