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2 / 2)

大秦妖孽 流浪的十七少 2202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将闾顿时就住嘴了,小心翼翼的看着伏念:“请问大师兄,这场辩论可否终止,我怕在把二师兄说的吐血,心中难安啊!”

颜路被气的脸皮发紫,双手乱颤,要不是打不过这厮,早就动手了。

现场也是一片慌乱,从来就没想过,大秦太子的言辞犀利竟然如斯,仅靠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让名闻天下的齐鲁三杰的老三口吐鲜血,倒在辩论台上。

只不过大秦太子的话真的引人深思,儒家虽然号称当时显宗,除了在大秦当官的李斯,遍数七国,还真没一个当官做宰的,而李斯出自儒门却是法家。

伏念也是无奈,颜路不认输,这场辩论就没办法终止,但是不结束,天知道这个大秦太子还喷出什么粪来,招呼儒家弟子将张良抬下去,这才将目光看向颜路。

现在颜路已经是孤军奋战,如果不能在制度上将他辩倒,不仅张良白吐了血,就连反抗大秦的大计恐怕也响应者寥寥,这种时候死都不能认输,坚定的摇头。

将闾低声道:“那本太子也就接着说了。”这厮不等颜路回答,咳嗽一声道:“儒家不相信鬼神,却注重祭祀,这就像是水中无鱼偏要撒网,室中无客却要行待客之礼。儒家的礼仪道德用来修身还行,但是用来治理国家却一点用处都没有,总不能一番冠冕堂皇的空话,口是心非,欺世盗名而已,所以想要立国兴国,都是在做梦而已,你说法家亡国,这句话可以拭目以待,只不过你想立国都不可能,自然也谈不上亡不亡国了。”

颜路身体都开始哆嗦起来,一口热血涌上心头,却有强行演下去,齐鲁三杰在躺下一个,那就成了万世的笑话。

荀子很清楚,孔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向往上古的美好田园生活,幻想中的完美世界,而将闾提出来的却是现实社会实实在在的问题,需要马上解决的。从来就没想过,这个小徒儿竟然有这种见识。谁说大秦粗鄙,能说出这番话的,可能是粗人吗!

将闾不紧不慢的道:”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之初,性本恶,人心中的善恶本来就不矛盾,理想中的世界,只能在极少数的村落才能实现,如何能够约束大秦数千万之民,只有法律,才能让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所以,想要恢复周制,最好还是回到上古蛮荒时代。

所谓的忠臣义士,名垂千古,而所谓的大贤,莫如伯夷、叔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结果饿死了。

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跳海了。

申徒狄屡次进谏不被采纳,投河了。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裹腹、衣不蔽体。逃到卫国,一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

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虐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

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但是他怎么样呢!却被重耳给忘了,烧死了。

比干是大忠臣,剖心了。这就是你们所说的忠臣义士,生前凄惨无比,死后还被你们整天挂在嘴上,用来迷惑天下士子。这难道就是你们儒家的道理。

伯夷叔齐讲仁义,结果他们就变成了不肯称臣效忠的工具,他们逃到首阳山不吃周粟,所以周王室几次三番的派人监视,却有大肆宣扬他们的义举,这就是所谓的仁义周室。

这样的心肠何其歹毒,这分明是将他们驾在了仁义的神坛上骑虎难下,让他们以死明志,等他们死了,周天子也放心了,人死了,也就不用担心他们谋反了。

于是他们谦逊让国、忠教节烈,光剩下义了:所以他们也就成了千古大贤,被周王室推崇惊赞,颜路二师兄,你不觉得他们可悲吗!”

“噗”颜路再也忍不住了,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流的小亭中遍地都是。

辩论刚刚开始,两个主辩的人杰就喷血到地,这场辩论实在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将闾倒是有些遗憾,老子还有许多话还没说呢!你怎么就到了,这样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敢妄称齐鲁三杰。

齐鲁三杰躺下了两个,作为老大的伏念再也不能坐视了,沉声问道:“难道儒家学说就没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