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之后,伯秦一千部族和一百辆牛车已经断了粮草,但是伯秦部依然原地不动,等待胡人头领带着伤痕累累的数百男女赶来,这一支劲旅已经奄奄一息了。
也就因为这样,因为遭遇兵变而失约的胡人统领大是感激,当时就要带领数百族人投靠大秦。
但是伯秦去拒绝了,对胡人头领说:“你的族人刚遭遇大难,这时候投靠大秦放弃族人是对族人的不信,而这时候大秦接受你,也是乘人之危,是为不义,所以我愿意帮助你平定叛乱,三年之后,你族中康宁兴旺,倒时候在投降大秦,伯秦当大礼迎之,永世以老秦人视之。”
胡人感激涕零,伯秦率部和胡人头领杀了回去,平定了叛乱,头领重新统治了部族,而伯秦却率领所部离开了。
三年之后,这个头领果然带着举族万余男女并十余万头牛羊马匹,来到九原投奔了大秦。
“我投靠大秦,并不是畏惧大秦的武力,而是感激扶苏公子的大仁大义!”胡人头领这句话,让扶苏的身份真相大白,同时这句话,也震撼了老秦人的信念,胡人豺狼之心,非战无以服之。老秦人从伯秦的故事中,依稀看到了全然不同于强兵尚武的另外一种力量,既新奇又不安。
国有英才,让一群大臣全都很欣慰,但是胡人统领的那句话,却像是魔咒一般的困惑了朝中重臣数年。对于扶苏,总有一种不明不白的担忧。
战国几百年,弱肉强食已经成了各国君臣的心念,信义之类的作为和心念,太容易让人走入迂腐的仁政,等同于空乏的王道了。
但是谁也不敢断定,扶苏这种仁义没有迂阔的王道根基,如果真是这样,从来就奉法尚武的帝国,将来会不会卷入一场治国理念的纷争。
而这时候,嬴政皇帝却越过了皇长子扶苏,提前给力主郡县制度的二皇子将闾加冠,赐予玉剑,让他成为冠剑视事的太子。
这让满朝文武佩服的五体投地,大赞皇帝陛下英明,提前断绝了这种隐患。而扶苏也因为这个原因和太子宝座失之交臂。而这种时候,扶苏再次提出王道之制,自然会遭到群臣的鄙夷。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样大腻,皇帝老子早就防着你了还这样作死。
而就在这时,静寂的大殿传来了清脆的脚步声,一身白色儒袍的晓梦迈着轻盈的步伐,亦真亦幻的走了进来,而身后却跟着巍峨如山的大将军王贲。
抱着一只青铜箱子,放在将闾的案几之上,肃立在一旁不在说话。将军虎威,冷眸扫过,顿时让所有的大儒心中一寒。
第0021章 将军按剑
将军按剑,所有大儒瞬间都不敢说话了,大秦两个将门虎子,一个蒙恬一个王贲,但是蒙恬忠于的是大秦皇室,而王贲却是将闾的死党,掌握着南阳老军营二十万铁骑。
而这种时候,王贲带剑上殿,绝对是经过嬴政同意的,这时候一群大儒才发现,今天不光是王贲佩剑,就连嬴政也是佩剑上殿。一股寒意瞬息之间涌上心头,面面相觑不发一言。
王翦眼观鼻,鼻观心,郑国同样也是如此,而一向精明敢言的李斯,索性闭上了眼。
只有蒙武和尉聊,看着跪在地上的扶苏,目光中全是悲催。
将闾转身面对嬴政,朗声道:“儿臣有话要说。”
“你是当朝太子,有话就说。”嬴政沉声道。
将闾转过身来,面对群臣拍拍青铜箱子:“山东六国贵族复辟,这就是铁证,诸位应该知道,近年以来土地兼并成风,越演越烈,将闾身为冠剑视事的太子,总理天下民政,当然不能置之不理,所以白龙鱼服深入民间,从桑海赶到泗水郡,而泗水郡传颂着一首民谣,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让人痛心。而这两只青铜箱中,就是泗水郡和颍川郡吞并田产的黑幕。泗水郡是本太子亲自巡视,而颍川郡却是王贲汇合罗网一扫尘埃,这件事王贲你来说吧!”
“好”王贲也不推辞,将闾已经把功劳分给了自己一半,掀开青铜箱子,捧出一对竹简扬声道:“这两箱子的铁证,已经经过了御史大夫和廷尉府联合勘验,存放于廷尉府,今天为了给朝臣解惑,这才借出。这一箱子竹简并非什么古书典籍,而是田产密契,合计买卖田产六十九宗,全部是低价强行购买民田。但是卖家只有一户,却是楚国项氏。”
扶苏转过身来,拱手道:“请问将军,百姓为何不告官,而廉价出卖赖以生存的土地,岂不是怪哉。”
王贲鄙夷一笑,拿起一支竹简,大声念道:“密契极其简约,两行字:‘民某某,自卖田产若干亩于项氏,某某以佣耕之身为名义田主,不告官,不悔约,若有事端,杀身灭族。根据泗水郡守萧何的禀报,项氏后裔用这种歹毒的契约,已经吞并了田产达四十万亩,受害的黎民总数不下于十万人。”
冷眸扫过扶苏,再次打开一支青铜箱子,拿出一只竹简:“泗水郡是楚国项氏后裔,但是颍川郡却是韩国宰相张开地的孙子,张三公子,”王贲接着高声念道:“有民户陈胜,遭张氏公子张良威逼,卖掉全部田产二百余亩,而父母家人却冻饿而死,陈胜先为奴隶后来逃逸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