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大人,扶苏告辞。”
“皇长子且慢。”李斯诚恳的拱手道:“现在大秦已经确立储君,太子将闾天纵奇才,足以保我大秦昌盛,而皇长子也是国家栋梁,老夫一言相劝,公子三思,大秦以法立国,而皇长子以心善乱法,这就和大秦新政南辕北辙,老臣劝皇长子精研商韩,铸造铁一般之灵魂……”
扶苏没有说话,大袖一拂径自去了。
众臣看着扶苏的背影,全都一声叹息,一种不安的心念笼罩在心头,扶苏毕竟是皇家长子,和新政有这样大的分歧,其影响岂止仅仅在一时一事?
李斯在议政厅转了半晌,众位大臣的眼珠子也追了半晌,最后李斯沉声道:“老夫以为,此事非同小可,我等当立即奏明皇帝。”厅中没有一个人说话,但却人人都点头了。
四更时分,扶苏突然接到了一道紧急诏书。
来下诏的是上卿廷尉府长吏蒙毅。皇帝的诏书只有几句话:“扶苏不明大势,不察大局,固执一己之见而搅扰国政,殊为迂阔!今授扶苏九原监军之职,当即离国就任,不奉诏不得还国!始皇帝三十五年夏。”
扶苏大为惊骇,从来就没想过父王之怒势如雷霆,竟然将自己驱逐到了九原。
蒙毅一声长叹:“公子还是收拾行装,快速离开咸阳罢了。”
“就没有缓和余地了吗。”扶苏木然问道。
“皇长子,皇帝很是震怒。”蒙毅只说了一句,轻轻地打住了。扶苏依旧木然着,没有泪水,没有叹息,直如一尊木雕。好半晌才道:“请教长吏,扶苏见政错在何处。”
蒙毅苦笑:“蒙氏家族终于大秦王室,我和太子将闾也是结拜兄弟,皇长子可以认为我忠于将闾,但蒙毅告诉皇长子,蒙家忠于的是大秦。皇长子的错,不在政见本身,也不是反对焚书。”
“那是什么。”扶苏惊讶道。
“是因为皇长子不懂权谋,在陛下决策之后搅乱国政,其实就是太子也不见得赞成焚书,但现在是大势所趋,焚书可以警告儒家,如果儒家再不知道收敛,那才是真正的大祸临头。新政反复辟,国家生死存亡之大争也。就和上了战场一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绝对没有第二条路。”
第0062章 皇帝也担心
扶苏沉默不语,蒙毅一声长叹:”现在陛下已经对儒家仁至义尽,是儒家辜负了大秦,而不是大秦有负儒家,即便是你我全都反对焚书,但是你敢保证儒家就没违法吗!
皇长子之仁心有目共睹,但今日此举孟浪了。儒家和阴阳家不同,皇长子和太子也不同。皇长子是被儒家利用,而太子是在利用阴阳家,权谋之道在于变通,而此时焚书之举恰似将军临阵,军令决断便是三军用命,不许再有异议。
公子自己想想,今日你若是陛下,朝臣反复议定之后,仍然有一固执己见,况且这个人不是寻常大臣,而是被儒家利用的皇家长子,你将如何处置。
诸子百家每一个学派都利用一个皇子,朝堂之上将变成什么样,那日,皇帝陛下反复和皇长子说权谋,洞察人心之道,用心良苦,公子为何不反思。”
扶苏恍然大悟,大秦之天下是赢氏之天下,而不是诸子百家的天下,诸子百家想将大秦朝堂当成生死角逐的战场,作为一个帝王当然不允许。
诸子百家只能为我所用,而不能扰乱朝堂,这才是权谋,只不过阴阳家是一群美女,就连东皇传闻也是绝色天骄。儒家全是大老爷们,难道我要把齐鲁三杰弄成娈童不成,人比人气死人啊!
郑重向着蒙毅一拜:“还请二兄转告将闾,扶苏没有当皇帝的心思,只不过不懂权谋,如果将来太子用的上扶苏,扶苏百死用命,绝无后悔”说完,转身大步走了。
“皇长子。”蒙毅叫道,但是扶苏没有回头,伟岸的背影在灯火珊阑处消失了。
蒙毅等车回到皇城,皇帝已然不在,御书房中一片狼藉,几个侍女正在惶恐的收拾被皇帝砸烂的诸般事物,侍女说,皇帝大怒,一连挥剑砸碎了三只玉鼎,中车府令赵高抱住了皇帝的腿,也被皇帝揍的口鼻出血。
后来,皇帝一个人冲出了御书房,中车府令连脸上的血迹都没来的及擦拭,就慌忙追了出去。
蒙毅一听,转身大步冲出御书房,前往树林池畔寻觅,终于,在太庙附近的树林中,看到了那个踽踽独行的熟悉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