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4章(1 / 2)

大秦妖孽 流浪的十七少 1540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一行人走出天牢,全都悠然一叹,一门之格,却是生死两界。

姚贾嫉恶如仇,恨声道:“看到王绾,赵高那种惨样,真他娘的解气。”

胡毋敬却心中窃窃,奉常之职失而复得,感叹一声:“天威难测啊!”

李斯微笑不语,心中反复盘算皇帝此举的意图,实际上,他早已猜测到了皇帝的目的,如果仅仅是胡亥和扶苏只见的争斗,皇帝会视而不见。

但是太子将闾一旦加入进来,就触及到了皇帝能够忍受的底线。

出狱和入狱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危机四伏,天知道天问神剑是不是落在太子身上,唯一庆幸的是,在力保太子过程中,三公九卿表现并不相同,反而脱离了结党的嫌疑,这才幸免于难。

而王绾和赵高,虽然是两股势力,却凝结成了两党,所以天问剑锋转向了结党。

庙堂之上,可以贪墨,可以营私,绝不可以结党。清水池塘不养鱼,贪墨和营私只要不涉及到国政,皇帝都会选择容忍,但是结党却是死路一条。

在力保太子这个问题上,三公九卿甚至很多官吏,并非一拥而上,而是根据自己的政见,在不同时刻上书,力保太子的理由也各不相同,这才让皇帝不在狐疑太子结党不轨。从而让太子将闾摆脱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不过皇帝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容易,想要彻底消除隐患却难,扶苏和胡亥在朝中究竟有多少党羽,皇帝并不清楚,虽然有影密卫监视朝中群臣,也做不到无所不知的地步。

一旦有几条漏网之鱼,依然会形成党争,就像是当年的嫪毐,昌平君和吕不韦,党争四起,就会酿成大患。

所以,想要结束党争,就之能借助皇子只见的内斗,从内部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将皇子之间的矛盾,百官之间的不和,秦人对六国士子的不屑展露给天下。

更何况,胡亥和扶苏都是帝国皇子,关系到皇室的声誉,更是不能暴露于外,给心怀莫测之人可趁之机。

而且,嬴政虽然高居九重的皇帝,但他毕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而父爱也是其中的一种。

做不到完全抛弃亲情,当一个孤家寡人的皇帝,所以,他也不可能将扶苏和胡亥逼上绝境,只能退而求其次,削净他们的党羽,让其没有能力争夺储君之位就行了。

所以,皇帝才煞费苦心的挖了这个大坑,既可以将扶苏和胡亥的党羽一网打尽,还用科举取士来转移天下人的视线。从而避开争储这个话题。

但李斯看出了皇帝的目的,在他挖好陷阱的时刻,王绾却凭借灵敏的政治嗅觉,不肯跳下去。

鱼不上钩,当然是诱饵分量不足,而王绾对秦人以外的官吏那种仇视之心,在加上当年自己将他赶出朝堂形成的仇恨,皇帝之能将自己关进天牢,王绾才不会狐疑,所以李斯之能很默契的配合皇帝。

当然,这不过是李斯自己对帝王心术的猜测,皇帝想做什么致谁于死地,无需跟任何人说。

他是高居九重之上的天子,雷霆雨露都是君恩,而且,皇帝也不在乎你曲解他的意图,更不可能屈尊降贵和你解释。甚至连你承受的委屈也会视而不见。

皇帝代天牧狩九州,有着自己的孤傲和尊严,没道理担心你承受一点苦难就先说明原委。

而且,这也是借机敲打三公九卿,文武百官,结党者杀无赦。

大秦庙堂数次变换,丞相走马灯般的数次易人,都是因为政见不同形成的党争,昌平君,吕不韦,王绾都是如此。

李斯更清楚,皇帝拿李由说事也是在敲打自己,你可以旗帜鲜明的支持太子,但是却不能用阴谋手段帮助太子,雄霸天下的帝王,绝不是一个摆设或者傀儡。

而嬴政的第三个目的,就是强迫文武百官同意科举取士。

春秋战国,屡次变法革新,都会引起一场巨大的灾难,任何变革,都会触及各方人物的利益,从而导致变革者被皇亲国戚,文武百官群起而攻。各国酷刑,从来都是毫不吝啬的用在变革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