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6章(1 / 2)

大秦妖孽 流浪的十七少 1538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当天晚上,将闾招来赵平,将番君吴芮和张良等人勾结之事说了一遍,劝赵平率军返回,坐镇岭南。

赵平却道:“临来之前,他已经将所有军务转交苏秦代理,绝不会出事,而他的使命,就是扈从老将军灵柩回秦,自己不能回去。”

将闾这才放下心来,蒙恬诸人悲愤欲绝,自己能够商量的也只有赵平了,问起护灵事宜。

赵平哭道:“武成候遗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思乡之歌已经成了南海老秦军中的军歌,他若回咸阳,必定要有这首秦歌相伴,让他的魂灵永远和南海将士在一起。”

赵平泣不成声,将闾也是泪如雨下,一切都在悲痛中确定了。

第0487章 归灵

一大晚上,将闾都和蒙恬等人,跪在王翦蒙武灵柩两侧,他不语,但是心中的悲痛却溢于言表,可以说,在众人当中他是跟随王翦和蒙武时间最长的。

甚至连蒙恬,蒙毅和王贲都比不上,幼年出征嬴政就亲手将他送到了王翦麾下听用,他既是王子也是学生,兵书战策战法方略,王翦蒙武都毫不吝啬的传授。

出征燕国,王翦担心他的安危,让亲生儿子王贲做他的副将,不避生死扈从在身边。

主政南国,蒙武又让蒙恬在他麾下听用,而蒙毅又始终留在嬴政身边,可以说,他这个太子之位之所以稳固,全都是两位老将军局中策划之功。

王贲和蒙毅以他马首是瞻,蒙恬和他的政见略有不同,这固然是对帝国大政的思索,也是在担心他非皇帝长子,继任大位之后,担心引起江山动荡。

但认真说起来,蒙恬对他的治国方略还是认同的。所以他在雁门诡杀白戮,并没有引起更大的反叛。

而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王翦将自己的衣钵传授给了他,金丝披风,青铜战甲,一杆青铜战戟,代表着王翦在军中的威望。

但就是这样一位对他寄予厚望的老将军,在他出征之后,就已经与世长辞。再也不能耳提面命,传授他征伐之道了。

将闾泪眼婆娑,蒙恬,蒙毅,王贲却不知道如何去劝。将闾对两位老将军的敬爱,三人全都看在眼里。心中也明白,这种时候无法去劝,也不能去劝。只能陪着他默默垂泪。

蒙毅身披孝服,跪坐在他身边:“武安侯临终之时,已经将军中虎符交付了赢贲。”

将闾点点头:“老将军还有什么遗言。”

“武安侯说,太子乃是国之重器,不要为老朽而悲伤,昔年岭南误食河豚,全赖太子御鸟千里,这才得以在南阳颐养天年,训军为乐。得此寿数,已经是奢望。

自古以来兵者不长寿,一是战场凶危,二是拥兵自重遭帝王所忌,但陛下对臣之心始终如一,从无猜忌,以师礼待老臣,老臣感激莫名,情愿为帝国肝脑涂地。

太子虽然地位稳固,但却谨记,庙堂之上,复辟之谋从无停息,以兵凶征伐,以大政行于天下,却不能绝灭六国遗族复辟之心,非大政之错也。

而是帝国之政行之天下时间太短,六国各地,风情不同,习俗不同,强行以国政变之,才有反叛之忧。

陛下秉性刚毅,不肯擅改国政,希图于太子,在不改变大政之下,因地而制,遵从习俗,推行律法,才能让万民归心。”

将闾听完,已经泣不成声:“老将军一言中的,居安思危,乃是国之栋梁,老将军仙逝,将来将闾问政何人。”

蒙毅也是心中凄然,他是上卿和李斯一起管理帝国政务,虽然屡次进言,但是却没切中利弊,却从没想过,身在南阳大营的王翦,却将大政的利弊分析的如此透彻。

但是,细思将闾在雁门所为,无不和王翦所思相同,一老一少殊途而同归,此事绝非偶然。

怪不得王翦将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这个年幼的太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