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8章(1 / 2)

大秦妖孽 流浪的十七少 1782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嬴政微微摇头:“起来吧,一国宰相哭哭啼啼,成什么样子。”

冯去疾再次叩首,这才敢站在嬴政身边。

嬴政看着他:“你可知道,当年朕成为秦王不久,就执意将国都迁来咸阳。”

“臣愚钝。”冯去疾有很多话可以应对,他却知道,自己的话全都不符合嬴政的心思。

“只要有了国家,也就有了氏族,功勋之后,泱泱老族,这些都是一国之脊梁。”嬴政静静的看着他:“王氏,蒙氏,冯氏,白氏,甘氏,这五大族加上外戚,就形成了秦国的权力机构,但是坐拥中枢,也会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争斗。

商鞅大才也无法抗衡氏族的力量,所以才惨死,即便是当年朕也受制于这些氏族,这些外戚。所以朕才不顾一切,迁都咸阳,这样就可以让这些氏族远离庙堂。

当年朕迁都之后,财政拮据,也曾经质疑迁都之举是否正确。

但现在看来,朕当时的决定是英明的,大秦所有的权力全都聚集于庙堂之上,氏族再也不能干预朝政,影响政令的施行,这才有了大秦帝国。”

嬴政一声长叹:“冯相试想,如果当年朕不迁都,局面将会是怎样。”

冯去疾垂手不语。嬴政继续道:“氏族把持朝政,外戚专权,外来才具之士不能伸展,帝国永远只能屈居边地,绝不会成为天下之皇族。”

“朕不是在否认氏族对帝国的功勋,而是再说天下之士对于老秦做出的贡献,却没想过,朕将武安侯之位赐予王离,淮南侯爵位赐以蒙恬,你这样的老臣,竟然萌生了老秦氏族重新崛起的想法。”

“但是,冯相可曾想过,这也正是你不如王翦的地方,他为上将之首,侯爵之尊,宁可远在南阳训练军伍,都不肯参与朝政。

就是因为他清楚,领军作战,无人可以出他左右,但是治理国家却非他所长,留在军伍的目的,一个是为了给帝国训练出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二是不想参与老秦氏族和外来权贵的争斗,更不想影响皇储的易立。

正是他这片苦心,才让朕决定,破格以国礼葬之,而不是以王侯之礼殡葬。”

冯去疾听的悚然动容,庙堂上的老臣在功勋上没有一个比的上王翦,而且他还是嬴政的老师,除了在咸阳大殿,嬴政都对他行弟子礼。

而朝中武将,几乎都出自他的麾下,就连太子将闾,也曾经在他麾下听命多年。即便是战争之中,将闾也不顾一切,飞驰而回护送他的灵柩回归咸阳。遍观三代,什么人能有这样的殊荣,只有大秦王翦。

“王翦以国士待朕,朕也以国士待他。”嬴政苦涩的看着他:“帝国痛失干城,朕痛心疾首,这才将武安侯之位赐予王离,一门双侯,享受帝国的尊崇。

蒙武虽然没有王翦的睿智,却以王翦马首是瞻,这也是他聪明之处。所以,将闾在他面前,行的是弟子礼,这不仅仅是因为蒙毅是他的兄弟,也不是因为蒙恬在军伍中的威望,而是真正的尊敬。”

“当年朕为了东皇,不惜以皇权相压,将闾都没屈服过,朕也担心他好色而耽搁国事,也曾经担心他陷入男女私情,让帝国外戚横行,酿成动乱。

所以,朕观察了他十年,这十年之中,仅赐以太子之名,奖励其功,但却无太子之实,监理天下。

但是他终究没让朕失望,他妻妾成群,个个都是天香国色,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够影响他对大政的方向,也没有任何一个女人,在执掌权力之后忘乎所以。

他就是他,从来没有为了任何一个女人改变自己。治家如治国,所以,朕才放心将北疆六十万大军交给他执掌。

他是朕的儿子,也是秦之二世,朕绝对不能让他重蹈当年朕的覆辙,在氏族和外戚,诸位王子中杀出一条血路。

所以,朕才驱逐扶苏,贬滴胡亥,就是想让咸阳成为一片净土。给大秦帝国留下一个不可夺志的君王。

这些年,将闾受了多少委屈,朕一清二楚,但是他从来就没跟朕诉苦,国家有难,他二话不说穿上战甲就领军出征,战场之上生死之地,他从来就没皱过眉头,有情有义有担当,这样的太子,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非要让扶苏复出,掣肘于他。”

嬴政言辞如刀,冯去疾无言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