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看好蒙恬,一朝天子一朝臣,蒙恬和将闾的年纪差距太大,又只忠心于皇帝,让大战开始之前,上郡对蒙恬所部九原军的遏制,已经显示,这位帝国大将,在这场两族大争之中,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作为。
而女帝胡姬观月,更加关心的是,蒙恬所部的九原军,一旦开战,粮草储备和兵甲的储备,能坚持多长时间,是一个月,还是半年。
在各种可能下,详细推断,大秦对这场僵持,能坚持多长时间。
第0070章 决战雁门
战局的僵持,对两国来说,都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匈奴建国时间太短,虽然吞并了东胡,但国力并不充沛,而有利的条件却是,他们在消化夺自东胡物资,兵甲的同时,食物却是就地取材。
而大秦却是千里运粮,这种消耗,已经不是陈列在北疆六十万大军的消耗,还有劳役民夫,可以说,支撑这样一场大战,没有百万人是做不到的。
即便是对雄踞中原的帝国来说,也是难以为继。
其次,就是九原和雁门的将军,让女帝胡姬瞩目的,以雁门韩信最多,多达四次,蒙恬副将辛胜紧随其后,有三次。
而大秦各地主将,却以将闾最多,大战将起,身为帝国上将军的太子却不见人影。
而诸王诸位大将一致认为,大秦更本就支撑不起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九原军避而不战,蒙恬也是因为这个顾虑,在坚持一段时间,大秦就会被自己的军需拖垮。
而接下来,却要看大秦究竟派出那位上将,来收拾残局,是太尉王贲,还是将闾。
在云中君看来,大秦有点轻视匈奴,没有了王翦和蒙武,军队的军心,各部运转速度,和七国大战之时,有着天壤之别。
但让云中君忧心的是,一旦大秦被打疼,肯定会全国皆战,到那时候,聚集的兵力和国力,就会越来越强,长远来看,勉强算是好坏参半。
而这种军心民意,是匈奴目前不具备的。
草原是各族聚集起来的王庭,战争关系到各族的利益,利益巨大时,可以一拥而上,但是危险巨大时,却会选择退避,从而保存实力,退而观望。
到时候,就不会在服从狼廷的旨意。而无法将匈奴各族,攥成一个拳头。
只不过他的上谏,遭到了所有王族和将军的反对,一时间王帐中牛鸣马嘶羊叫,乱哄哄一团。
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让各族交出兵权,统一在狼廷之下,但也因为这样,各族诸王也就失去了权力。
浑邪王没有参与这场闹剧,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所以看到女帝胡姬一抬手,不光是诸王,嚣张跋扈的武将,还是王族长老,所有人都停下争论。
“这件事以后再议` ¨!”女帝胡姬冷静道,挥手间,狼女诺敏带着四名侍女,抬出了另外一张地图,铺在原先的地图之上。
当那副更加详细的地图,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浑邪王看到,就连耶律大旗这头缺牙老狼也眯着眼睛,身体微微前倾,仔细凝视那张长宽各三丈的地图。
大概是眼力老弱的缘故,他缓缓站起身,向前走出几步,匈奴上下,唯独他可以携带一名扈从入帐参与议事,当时耶律大旗身后的那名侍从试图搀扶,被摆手拒绝。
随着他的起身,满帐权贵也不敢在坐。而是一起离开了羊毛毡,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