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故事的理解,他现在《大秦》这个故事与佛教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
不仅仅体现在“生老病死”这个佛教常说的人生之苦上。
就连几个重要角色也代表着佛教中所要脱离的[爱],或者说是人生来的欲望。
始皇帝所代表的就是[有爱],也就是对于自身[存在]的追求。
因为对于[永生]的渴望,以及对[死亡]的回避。
所以即便是将自己改造成一个飞在空中的巨大宫殿,始皇帝也要延续自己的生命。
而虞姬则是代表着[欲爱],也就是对于某种事物的[依赖]。
尽管在故事中她的这种[依赖]被具象化成了项羽,但也代表着她对于爱情的渴望。
那些大秦的村民则是[无有爱]的代表。
虽然这不是他们自己的要求,他们极力的回避着[苦难]的概念。
他们看似无忧无虑的度过一生,但实际上却失去了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佛教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人如何接受受苦。
人类需要走出始皇帝给他们圈定的舒适圈,去接受[苦难]带给他们的考验。
也许他们中有人会因此受伤,甚至是付出自己的生命。
秦良玉对咕哒子说的话,的确有可能成为现实。
当迦勒底为人类的未来而努力的时候,人类的未来有可能并非那么美好,甚至会是尸骨累累。
但是学着去接受与苦难共存,却是人类发展的必经之路。
正是有[苦难]存在,人们才会想要避免[苦难]发生的[欲望]。
只有这样人类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因为人类千百万年的进化之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就如同荆轲面对秦始皇时说的那样。
人类的历史不会结束,人类在[欲望]的趋势下永远朝着远高于现在的目标前进着。
比起秦始皇构筑的失去未来的“大同社会”,人类会为了更为遥远的未来而不断前进着。
pS1:不知道老虚在写2.3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这么多。
咪酱有种在写中学时阅读理解答案的错觉。(*/ω\*)
pS2:月底了,加更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