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来了吗?”
托维司令官看着头上越飞越近的JU87轰炸机,心中冷哼着,已好了承受轰炸的心理准备。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些飞过头顶的德机,并没有直接攻击他这艘大英帝国最强战列舰,反而掠过他的战舰,一头扑向远处的三艘航母。
七点十五分,用商船改造成的复仇号航母,吃了两发500公斤重的航弹加数发近失弹,舰体大破,迅速地下沉,舰长很快就下达了弃舰的指令。
几乎在同一时刻,奇袭奥斯陆立下大功的鹰号航母,遭遇了整整十二架JU87C的围攻,攻击他的俯冲轰炸机飞行员全是精英老手,命中率高达百分五十的直接命中,当场就宣判了这艘航母的死刑。被引爆了燃油库的“鹰”号航母燃起熊熊的大火,变成了烤鹰。
在第一次挪威海战中受过重伤的皇家竞技号航母,虽然经过两个月的紧急抢修,实际上内部还有许多部位没有完全修好,此战根本是被迫带伤上阵。
第一波六架JU87C攻击了这艘带伤上阵的“老兵”,由于规避得当,其运气极佳地仅吃了一弹,但飞行甲板却被炸出一个巨大的口子,短时间内是无法起降飞机了。
德国海军射出的第一波利箭,第一个目标就是英国舰队中的航母,直接就废掉了他们的后续作战能力,在这一波的攻击中,英国海军的主力战列舰毫发无伤。
第二波次的攻击机群于七点三十分再度到达英舰上空。
这批德机来自更远处第二航母编队的攻击机群。其中十二架俯冲轰炸机围攻了竞技神号航母,两分钟命中其四弹,彻底割断了这艘受伤的老爷舰的喉咙。
至此,三艘英国航母全部变成海上燃烧的火把,正以不可挽回的姿态,一点一点地沉入冰海之中。
而余下的十二架JU87C,则毫无意外地朝纳尔逊号战列舰猛扑过来,纳尔逊号战列舰顿时响起了刺耳的防空警报声。
当JU87C上飞临纳尔逊号上空时,舰上所能朝天射击的火炮,从六门4.7英寸(约120毫米)高平两用炮到40毫米乒乓炮再到20毫米防空炮,皆在这一刻开火。
“左舷的弹幕怎么这薄?”
托维司令从射击的炮火声中,敏锐地听出了异样。
枪炮管制员回答他道:“三号位那座该死的乒乓炮又卡弹了!”
“该死的破烂!”
托维司令在心里诅咒般大骂了一句。
纳尔逊号战列舰上总共安装了四座乒乓炮,这种八联装的防空高炮,结构复杂且极其笨重,战前被英国海军视为极先进的防空武器。然而在今天实战中的表现却堪称是“狗屎”一般,炮弹臭弹卡壳,供弹系统卡死之类的小毛病层出不穷——这个问题在上一次的挪威海战时就出现过,战后海军部门的人就曾向上级打过报告,更求使用在中国打响名气的博福斯高炮更换华而不实的乒乓炮。
然而因为产能的原因以及时间紧迫,整个舰队中只有极少量舰只更换成了博福斯高炮,包括旗舰队纳尔逊号在内,大部分军舰都还是只能使用被下层诟病连连的乒乓炮之类的防空武器。
纳尔逊号的左舷方向,十二架JU87C以接近85度角的恐怖角度,带着刺耳的尖啸开始俯冲。这种尖啸声是因由装在其机头的风哨发出的。在中国干涉战争中,当时的中国空军的飞机就曾装着这种装置,其也被参战的英军称为“恶魔的尖叫”。
海面上,纳尔逊号战列舰肥大的身躯剧烈地机动着,妄想能通过这种机动避开JU87C的攻击路线。巨大船身在海上做出飘移般的动作,舰身在海上“撞出”一道巨大醒目的水墙,其规避的动作被天上一架德机携带的航空相机拍了下来,后来成为这场海战极经典的照片。
纳尔逊号周围,所有附近的护卫舰也使足了力朝这十二架JU87C开火,然而JU87C一旦进入俯冲攻击状态,防空火力很多时候都只是起个自我的心理安慰的效果。加上目标战列舰的左舷的乒乓炮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导致这个方向的防空弹幕过于稀薄,更令这种情况成了雪上加霜。
十二架JU87C依次俯冲而下,在距海面约五百到六百米高度投下十二枚七百公斤重的穿甲炸弹。这种穿甲炸弹是对针对战列舰特别设计的。JU87C不是不能挂载更重的航弹,例如海军岸基用的JU87R2型,就配有重达一吨重的专用对舰航弹。只是受航母甲板长度的影响,为了保证其能从航母上起飞,航弹的重量最大只能是七百公斤,为此甚至还取消了后座的机枪手以减轻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