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计算机的诞生是计算机工业中里程碑似的研究。
生物计算机的体积非常的小,在一平方毫米的面积上可以容纳几亿个电路——这也是这台笔记本电脑如此轻便的主要原因。
而类似于人体细胞的生物化学元件,则拥有自我修复与形状改变功能,而且需要的能量极其的少再配上2080年的高能太阳能蓄电池,无论是通过太阳能还是电能都可以充电。而基本上在空电状态下,只需要一晚上就能够将电池充满,而满电状态下则能够在黑夜中持续使用一个月。
这简直是神器!!!
生物芯片的运转度,远出如今常用的集成芯片,两者的差距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云泥之别如果非要做个比较的话,现在主流配置的电脑跟这台生物计算机相比,就是牛车与航天飞机之间的差距
在1943年的时候,当时的ibm总裁就说:“我认为五台计算机就能够满足全世界的需要。”,但这老总怎么也想不到,在六十三年后,计算机已经以一种平民的姿态进入了千家万户。而在这个时代的人也根本无法去想象,八十年后的计算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水平?
生物计算机不会热,携带方便,而且具有类似于人体的自主修复功能,这种功能最强大的作用在于——电脑用不着保修了
可以想象,在八十年后绝对有针对这种新型操作系统的病毒以及各种各样的弊端——毕竟电脑越复杂,漏洞也就越多。但是在这个时代,相信是绝对不可能拥有能破坏这台电脑的病毒存在。
在小敏的帮助下,江辰这个新手萌新很快对这台计算机的操作有了大体的认识。
生物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虽然已经不是微软的windows,但也秉承了视窗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优点——要知道当年盖茨同学在windows系统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急急忙忙的将其推向市场,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起用户的操作习惯。而这种操作习惯也一直延续了下来,所以对于这台新时代的电脑,江辰勉强也会操作使用。
再加上桌面上那个虚拟美女助手的指导,江辰很快的就操作上了手。
越是使用,越觉得这台电脑的强大。
这在现在简直就是属于网络界毁天灭地级别的神器啊!
江辰先是在硬盘里面转了一圈——新型电脑的储存方式和现在的电脑完全不一样了,打个比方来说这台计算机就好像是一个人,而里面的各种电子元件就是构成人体的细胞。
与现在一大块一大块的硬盘不同的是,新的储存介质非常的分散,每一个细胞当中都能储存10g的信息。而通过细胞的整合和分拆储存文件,则就摆脱了眼下盘符的限制。并且假如遇到硬盘资料损坏的情况,也只是某些细胞元件损坏,这样就可以将资料的丢失控制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同时加入遇到病毒入侵,也能够将病毒局限于一个细胞当中而让其无法扩散。
江辰掰着手指头咬了咬,大约明白了如果按照现在的计数标准来衡量的话,这台电脑的硬盘空间大概有2的一百次方tb以上……
1tb=1024gb
2的100次方就是1024乘1024,然后再乘以1024的话……
江辰觉得计算具体数值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这个电脑还有其他什么有趣的功能吗?嘘,小点声,别把婉儿她吵醒了!”
江辰现在对这个来自未来的科技充满了浓浓的兴趣,但在好奇询问之余还是不忘让自己的声音变小。
“本产品还拥有变形能力……”
不得不说80年后的科技很多都很人性化,小敏其实也就是一款程序而已,只是这程序的判断机制很强大,比如看到使用者使用“嘘”这个手势时,她也就会自动的将声音分贝减小:“是的,魔盒一代生物计算机拥有变形功能,可以变成同等质量一定范围大小内的科技产品,比如手表、相机等等,这样可以让您在拥有一台计算机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其他多种数码产品的服务。”
不是?那么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