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1 / 2)

秦始皇是这样想的:如果说以人力去取得还童泉,别说五百童男童女,哪怕是派出三千精锐的秦军将士都不见得能够通过这重重考验。因此徐福只带了三千人就能让自己获得还童泉,不得不说实在是太幸运了。

“事实上,五百童男童女和百工之人并非用于取得还童泉,而是用于其他事宜。”小龙提起了另一件事“我现在居于瀛洲岛上,乃是作为一方守护神行教化之事。而正好需要人丁及百工。徐福言说古籍上记载‘神仙需要以五百童男童女及百工为礼’。想必是一位预言师所记载的预言……”

“此事我亦是了解。徐福乃是圣人鬼谷子的关门弟子。鬼谷子有通天彻地,占往察来之能,其言无所不验。”秦始皇说出了一件让小龙有些意外的事情“另外,我差遣徐福出海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寻访不死仙药,另一方面也是去寻找贤人邹子*所言说的‘大九州’之地。因此特地命其带上百工及弓弩手。”

“原来如此!”小龙为此感到相当惊讶,随后露出了龙式的微笑“原来始皇帝亦有此心,那便再好不过了……”

接下来,小龙向着秦始皇提出,希望秦始皇能亲封瀛洲岛为郡,封徐福为郡守,并赐予印信文书等相关之物。之后小龙又提到,瀛洲岛离大陆太远,而且其民又刚刚开化,希望能免去税收徭役。

“无妨,此事就按您的意思来。”秦始皇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他当然一点也不笨,知道目前海船技术尚且不发达,除了“神龙”之外,普通人要前往瀛洲是很难的——徐福就渡海渡了三年才到达瀛洲(并不是说真正在海上漂了三年,而是算上准备的时间总共三年)。秦始皇觉得如果徐福真的要在瀛洲岛自立为王的话,自己也对此无可奈何。好在瀛洲的神龙心向中原,请封瀛洲为大秦之郡。哪怕不能从瀛洲收得税收,有“秦郡”名号便也足够。如同神龙所说,若是日后海船技术更加完善,前往瀛洲变得容易。那么那时哪怕有人在瀛洲自立,派兵讨伐起来也有理有据。

虽然秦始皇似乎还有许多想问,不过此时负责御膳的官员上前报告,说大宴的工作已经准备好。于是秦始皇下令在咸阳宫前摆宴——主要还是因为小龙不方便钻进宫殿里。当然,因为有华盖和扇大扇子(掌扇,也称为五明扇,据说为舜帝发明)的宫女,秦始皇不用担心被太阳晒,只是旁边的百官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秦始皇当然是坐在正中,小龙的位置在秦始皇对面,文武百官分列左右两侧,依照官职高低从左至右排列。排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中心有九个炭火堆,十八名健壮的火工两人一组,抬上了九个大铜鼎,他们用两个带钩子的“把手”勾着鼎耳,依次放在火堆上。小龙闻了闻,发现九个鼎里面分别是炖牛肉、猪肉、野鸭、大雁、甲鱼汤、龟肉羹、炖鸡、鲅鱼肉羹*(类似鱼丸)和一种有许多种材料做成的羹汤。小龙猜测这些是宴会的主菜。在大鼎抬上的同时也有其他专门负责膳食的人员呈上了副菜和佐料。主食是蒸饼和蒸糕,蒸饼分为麦面饼和黍面饼,佐料则包括醢(hai,肉酱)、醯(xi,醋)、痧c(zhanghuang,麦芽糖)、咸酸(腌菜,似乎是腌萝卜)、大苦(幽菽,豆豉的前身,苦味多于咸味)等。小龙注意到有个官员在向秦始皇小声报告说:因为担心民间传说的鲤鱼化龙之事是真的,因此菜品中没有鲤鱼。秦始皇想想后也点头称是。

“因为顾念祝融氏的子孙多居于长沙郡,因此宴中食物多以该地方式烹制。”开宴之前,秦始皇为小龙稍微介绍了一下。长沙郡是原本楚国所在,罗氏居于汨罗江下游的罗城(今湖南岳阳附近),因此宴席上的食物多为楚地风味,比如小龙认不出来的那种羹,就是楚地的传统食物。(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御膳往往被认为是最精美的,可以和周天子的御膳相提并论。据说在秦始皇尚且没有统一六国之前,宫中膳食便多为楚国风味。)

宴席开始后,有专人负责用从鼎中取出食物分送。另有侍者斟上用流水冷却的,混有蜂蜜的清澈酒浆。因为小龙体型很大,因此给小龙使用的器具也很大,酒也是不准备爵而是直接用樽。待食物分送完毕之后鼎被抬到一边。炭火也撤去,随后有舞女列队登场。编钟等乐器也早已设置好,等舞女列队完毕后就开始演奏。小龙觉得虽然说秦帝国比亚瑟王的时代更古老些,但是食物的花样已经比阿尔比昂要多出许多了。在宴席中小龙注意到一件事:秦始皇用黍面饼蘸糖,用麦面饼来夹着沾满酱料的薄肉片吃。于是他猜测这该不会就是驴肉火烧的前身?(据说这是肉夹馍的前身)

这场规格颇高的宴会自然是宾主尽欢,小龙所不知道的是,事实上御膳(这里指宴会,和现代所说的御膳有区别)也分为很多种。秦始皇下令准备的是最高规格的一种,只有在重要祭祀典礼后才会举办。比如‘炖牛肉’这种小龙看起来觉得普通的食物,就是秦始皇自己都不会随便吃。不过对于秦始皇来说,“神龙来献还童泉”这件事当然是比最重的祭祀典礼还要重要,因此举办最高规格的宴会也属正常。

在宴会之后,秦始皇有些迫不及待地向小龙请教一些问题。或许因为得了还童泉后不为寿命担心了,他首先问到的并非仙界或者不老药的事情,而是关于“大九州”的事情。

“关于‘大九州’之事?”小龙用爪子刮了刮下吧“唔,想必这是一位相当有智慧与远见的贤人所言,是吗?”

“不错,此乃贤人邹子*所言。”秦始皇回答。贤人邹子即邹衍,生于齐地,因其尽言天事,被人称为‘谈天衍’。秦始皇相当地尊崇他的‘五德终始’*学说。而“大九州”*之说亦是邹衍所提出。

“这位贤者所言不错,九州确实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小龙从百宝囊里翻了翻,随后取出了一张世界地图——这是去抢大和号时为了方便寻路而从德国人那里弄来的世界地图,上面写的全是德文。秦始皇自然是看不懂的,于是小龙伸出爪子为秦始皇指点解说。而秦始皇则是叫人将这张地图挂起来,并差人搬来了秦朝“天下”的地图(绢帛制成),用于对照。

“原来朕所统一的六国,不过是‘大九州’之中这么小的一部分?”在小龙解说之后,秦始皇先是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随后又陷入沉吟,最后则是放声大笑,笑声中透出一种苍凉的感觉“可笑,可笑,原来我大秦朝于世间大九州相比,也不过是如此大小的蜗角弹丸之地……”

“始皇帝却是无需妄自菲薄。”看到秦始皇似乎有些萎靡的模样,小龙急忙说到“虽然世间诸州土地如此之大,然而如秦帝国般的大国却不足一手之数。”

“不足一手之数?”秦始皇明显地精神一振,随后向着小龙一揖道“神龙先生可否为寡人详细地解说一番?”

“我也并不曾到过世间所有的国度,因此叙述上可能有些出入。”小龙说,随后他为秦始皇讲解了有关埃及、罗马、波斯等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说了一些著名的王者的经历,比如亚历山大大帝,乌鲁克的吉尔伽美什王。秦始皇一边细听一边点头感叹。而百官也一同聆听“神龙”所言说的异地奇闻。最忙的自然是御史们,从小龙来访开始,御史的笔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记录用的竹简已经堆了大一堆,御史也换了好几个——让一个人记这么多内容实在是太累了,因此负责记录的御史也得轮换着来。

小龙在咸阳停留了数日,期间受到了秦始皇的尽心款待。在逗留期间,小龙与秦始皇进行了一些知识和技术上的交流。小龙获得了一些种子和秦始皇所珍藏的技术——这些基本都是来自左丞相李斯留在藏室(即秦朝的皇家图书馆)里的珍贵典籍,在民间是禁止流通的。而秦始皇也获得了有关造纸、印刷、冶炼等方面的技术。

除了技术上的交流之外,秦始皇本人也拜小龙为老师,希望学得“仙法”,小龙考虑了一下之后,将德鲁伊的修行方法和一些魔法传授给他。至于秦始皇到底能修行出什么样的成就,小龙也并不清楚……

注:

鲅鱼肉羹:野史中传说为秦始皇的厨师所发明。据说秦始皇喜欢吃鱼,但是不喜欢鱼刺,如果秦始皇被鱼刺扎了嘴,厨师就会被当做“刺客”砍头。有一天,某厨师制作御膳时,因为觉得每次做鱼的时候都得提心吊胆,于是心中郁闷,用菜刀背砸鱼发泄。结果敲得入神没收住手,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把鱼砸成了鱼泥。然后厨师惊奇地发现,将鱼砸成鱼泥后可以轻易地把鱼刺鱼骨去掉。于是厨师拣出鱼刺,将鱼肉泥分成小块,投入烧沸的汤中,鱼肉泥入沸汤即熟。成为一颗颗洁白柔软的与肉团浮于汤面上。厨师将鱼泥肉团呈到了秦始皇面前。始皇一尝,觉得味道鲜美,于是大为赞赏。这是一种关于鱼丸来历的传说。这个传说有许多版本,也有传说称当时厨师在鱼肉外面覆盖了一层面片,捏成小鱼的形状,后来就成了鲅鱼饺子。总之,鱼肉泥所制成的食物起源很早而且有相当多的品种,并不能单纯地说这是鱼丸或者鱼肉饺子的起源。因此文中称之为鲅鱼肉羹(现代多称为鱼滑)。

贤人邹子:即邹衍,战国时代末期齐国人。是道家学说代表人物、五行生克学说的创始人,著有《邹子》一书。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受到齐宣王与齐闵王(就是成语“滥竽充数”故事里面那两位国王)两代君王的重用,在其他诸侯国也有相当大的名声。其最著名的学说便是“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在民间传说中,邹衍不只有“言天”之才,更有“控天”之能。传说邹衍曾于燕地渔阳郡吹律管(古代乐器),引暖风化开冰雪,让当年的黍米得到了大丰收。因此当地人为其立祠纪念。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五行学说,五行生克便出自于此。“五德”是指金、水、木、火、土五行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曾以此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此学说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历代统治者包括造反者也多认可此学说。例如汉末黄巾起义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大九州说:邹衍所主张的地理学说,邹衍认为,《尚书·禹贡》所记载大禹治水之后,将天下划分出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为“小九州”,而小九州之外还有“大九州”。小九州加起来也不过是大九州中的一个州而已。另外邹衍所说的“大九州”并不是明确说世界上有九个州,‘九’只是一个虚数。“世间有九个州,中国是大九州之一,名为赤县神州”是汉朝人补添的说法。秦始皇也相当认同“大九州”的说法(秦朝从36郡变成48郡就可见一斑)。有传说称,徐福“求仙药”其实是幌子,实际上是为了寻找其他的州。

说明:用于温酒或加热食物,比鼎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