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聚众,就是违法的!”
面对态度强硬的警察,孟达塔只得退一步,跟大家交代了几句便各自散开了。
禅雅塔与孟达塔结伴而行,孟达塔问:“泰哈撒,你觉得,要想让世界回到人类与智械和谐相处的时期,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觉得重心还是得放在个体的修行上,只有当我们拥有足够的智慧,对自己和灵魂的认知达到一定境界,能在创造性工作上做出人类做不到的事情,才能打破人与智械之间的隔阂,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摆脱不平等的标签。”禅雅塔说。
孟达塔顿首道:“你说的办法不知要通过多少时间积累,修行漫长,遥遥无期。但你看看现在,我们的同胞在受苦受难,尼泊尔只是冰山一角,其他地方人类对待我们的方式可能更为残酷。”
“智械为这世界带来无法修复的创伤,仅短短几年,想让人类接纳我们不太现实,必须从根源上解决矛盾。而根源就是在人类眼里,我们与他们不是一类人,我们会被控制,成为毫无感情的杀戮机器,但如果我们有了足够的智慧呢?”禅雅塔说。
“修行固然重要,但我们还是要通过一些辅助手段来加快进程,”孟达塔抬了抬手,“就照我说的办,会有效果的。”
禅雅塔沉默自思,他打心底不认同孟达塔说的那一套:只要人类能与智械和平相处,就能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
在他心里这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可能短期内会有成效,但长此以往下去,当人类发现智械与他们不是一路人之后,智械注定还会被人类所排斥。
因为靠打着和谐旗号让人类主动对智械进行的态度改观,会让智械迷失自我,从而失去对“我”的思考,失去对灵魂的进一步认知,始终无法做到像人那样清晰深刻地认识自己,也许表面行为与人无异,但心里面还是把自己当成与人不同的智械,做不到身体与灵魂的契合。
禅雅塔坚信孟达塔引导的这场变革,会带来短期的成功,但长远看去将会一败涂地。
第610章 本我不拘于形
孟达塔是个心志坚毅的机械僧侣,他能成为机械僧侣的领头人不无道理。最开始他专门找那些秩序相对混乱的小地方,对大众进行关于“智械与人类和谐共存创建美好新社会”的讲说,人类自然对这些无聊的讲说嗤之以鼻,权当听个笑话。
但孟达塔从来不气馁,也不放弃,被警察追过,被人辱骂过,受过万般委屈,每次其他机械僧侣劝他放弃,他都会说“曙光就在眼前”。他想为,也必须为智械正名,一旦人类与智械的隔阂消除了,这世界就会往和谐的方向发展,一切都会变得更美好。
凭着这份心性,他用近乎两年的时间打开了局面。在那些法律意识淡薄的小地方进行的演讲为他积累了口头表达方面的经验,然后他尝试转入繁华社区,受众由那些没读过几年书如今只能靠干苦力生存的人转化为了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人群。但在这里,他得时刻提防巡警,起初几天很不顺利,还被警察抓进局子关了几天,放出来后孟达塔依然在各处进行演讲。
相对来说,读书多的人更能从他的话语中提取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因而部分人愿意听取他所说的,逐渐淡忘对智械的偏见,尝试把智械当做生命看待。
一开始会很困难,但不少人成功做到后便会惊奇发现,你对智械好一点,智械就会把你当做恩人,设身处地为你着想,这让他们头次觉得智械不是冰冷的机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一观点在智械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孟达塔有了一批簇拥自己的“信徒”,他们愿意接纳智械,并与智械成为了朋友,关系融洽。随后他越做越大,警察看了都无法制止,因为来听他演讲的人实在太多,人和智械都有,局面已到了不可掌控的局面。
直到后来当局调出孟达塔的视频看了后,以公文决定,全面支持孟达塔的行为,废除一切对歧视智械的不公等法律,并有意将孟达塔栽培成智械的精神领袖。
在官方的支持下,孟达塔渐渐成为了官方想要的人,智械的精神领袖。在尼泊尔生存的所有智械都把他当作神灵,是他救赎了他们,给他们带来了与人类相等的地位。
他们自愿在头顶点出戒疤,每天都会去香巴里僧院听孟达塔讲课,以求达到身心与灵魂的统一,真正意义上从机器人蜕变为有思想、有感情、有灵魂的人。
起初是自愿,最后在官方的硬性要求下,所有智械都成为了香巴里僧院的僧侣,造型一致,头顶都有三个戒疤,分布呈正三角或倒三角。只有孟达塔和禅雅塔二人有九个戒疤,他们对外以兄弟相称,在僧院是最具有权威的两人。
但每次孟达塔去外宣讲,禅雅塔都不曾去过,每次都以僧院需要人照看为由。禅雅塔内心拒绝以这种方式缓和人类与智械的关系,目前看起来确实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终有一天这层脆弱的保护屏障会破碎,最后智械只会堕入深渊,彻底与人类成为两个世界的人,没有一丝交集。
禅雅塔每天在僧院坐禅修行,闲时为自己打磨金刚佛珠,浸淫于灵魂层面的思考,与其他心浮气躁的机械僧侣显得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