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这一次的问题,本质上只有一个,那就是,雪之下雪乃的重新振作的问题。
从这一点上,我和雪之下阳乃的想法一致了。
来自理性的,也许是最残忍,却最有效的方法。
不破不立。
-----------------------------------PS------------------------------------
所以,即将开始持续一整卷的虐雪乃剧情(好吧我知道她已经够惨了,望天)
------------
第十二章:亲手签字的死刑判决书
在接触了一个人许久之后,会对人形成一个固定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不是一以贯之的,但是一定是自己对这个人的建构的印象。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是一个爱哭闹的孩子,所以,当小学毕业的,其他同学给我写毕业留言的时候,我依然收到了“希望你能够改掉你爱哭的毛病”诸如此类的流言——虽然事实是自从三年级之后,我没有在其他人面前哭过一次。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对那个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她的固定的印象。而所有的其他印象,都被当做是“特例”而在记忆当中被选择性地删除了。
那么,对于雪之下雪乃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夕阳下的教室,凛然的精致面容,柔顺的黑色长发,毫不犹豫地坚持着自己的想法的绝对自信,对和自己不对路的人的毫不留情的压制。
理想而强大,美丽但是生冷,这是我对雪之下雪乃的印象。
而我觉得,对现在的雪之下,我的这一基本印象也没有发生改变。
于是,我相信软弱的雪之下是特例,我相信这只是她的一时的无法调整,我相信,雪之下雪乃迟早能够主动地扔掉我这根拐杖,然后以自己的意志而独立前行。
但是,现实是这样吗?
并不是如此。因为过于依赖拐杖,她就好像一个盲人一样,只是任由自己的行动被导盲犬所掌握。但是,导盲犬可以保持绝对的忠诚,人却做不到。
社团教室里,当我的目光投向雪之下的时候,她很快地反应了过来,朝我投来了一个善意而疑惑的眼神。
虽然远远称不上是温柔,但是如果可以与之前的雪之下进行对比的话,差异就很明显了。待人柔和并不是错误,错误的是,在待人柔和的时候,她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很中庸地成为了一个高效率地处理问题的机器,但是,只负责执行,不负责决策。如果是这样的雪之下,甚至比不上已经不随波逐流的结衣姐。
“今天的社团活动,要就昨天的问题继续进行讨论吗?”
“嗯,是这样的,由比滨你有想到什么解决方法了吗?”
下意识地回答我,然后下意识地等待着我的答案,这就是现在的雪之下的状态,之前怎么可能没有发现这种显而易见的异常呢?
或者说是发现了却被我自行无视了吧?
“即使我没有想到解决方案,讨论这个问题也是必须的吧?这多少也算是侍奉部的一个委托呢——而且还是我的第一个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