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介知道,这些次要一些的问题就只能留到以后有机会再讨论,或者临时应变了。他站起身来,当机立断地回答道:“好了,我们没时间再商量了。老付,你们把我们的计划路线归纳一下,回报给青阴军区和国防部吧。散会。谁还有问题吗?”
与会者纷纷起身,经理,收拾笔记之类,看来都没有什么意见。但还是平民领导人当中的李建斌,远远地看着程子介,没有立即离开会场,而是显得欲言又止。
程子介知道这老兄弟,如果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不会是这种反应。于是他主动走了过去,老远便大声问道:“老李,有什么事吗?”
李建斌立即成了会场内的焦点。这中年汉子有些不适应,局促不安地缩了缩,但还是清了清嗓子,大声回答道:“老……将军,我记得我们双河的孙先生曾经研究过丧尸的指挥和通讯,还整理了一套干扰它们,甚至给它们下达错误命令的声音数据,严将军是复制了一份孙先生的记录,让部队做了相关的实验的……现在我们被这么多丧尸围攻,光靠硬打,我看着部队也很困难,如果孙先生的研究有用,那是不是能有点帮助?”
实际上,李建斌还没有说完,程子介就兴奋得颤抖起来。孙志高用生命换回来的那些研究资料,其实一直没有什么发挥作用的机会。在自己获得了和丧尸交流的能力之后,更是把它忘到了九霄云外。
但孙志高的研究,在这时候应该能发挥效果。攻击这支部队的丧尸越多,就越需要指挥和协同。如果能干扰它们的指挥系统,那些没有智慧的丧尸的威胁可就大大降低,安全撤退的希望也大幅度地增加了。
所以,李建斌话音刚落,程子介就转向部下们,问道:“之前是谁负责研究实验当初孙先生在阳门收集的数据的?”
一位少校军官向程子介走来,回答道:“是我。”
程子介兴奋地搓着手,笑道:“刚才李先生说的,你听见了?之前你们的研究有没有进展?现在能投入实战吗?我记得之前你们用这种办法对付过进攻基地的丧尸?”
少校窘迫不安地回答道:“将军,我们从基地撤到这里的时候,只把孙先生的笔记的复印件作为重要原始资料带着,我们研究的那些资料因为数量太多,没办法携带,都封存在基地里了……器材更不用说。如果只有孙先生的原始记录,是没办法有效率地干扰丧尸的。”
这样的回答让人失望,却非常合理。当初丢失基地的时候,这些负责研究的技术军人应该是十个人一批,最后分散撤离的。他们要跋涉一千多公里,在南关找到主力部队,一路上还要躲避连山海军的战机,躲避沿途的丧尸,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当然不可能带着大量研究资料。
实际上,他们能带着笔记的复印件已经相当难得了。所以,程子介自然不会苛责,而是接受了现实,笑道:“我明白了,那就没办法了。”
少校松了口气,举手敬礼,正想离开时,程子介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再次叫住了他:“等等。你们以前研究孙先生的记录的时候,是对着丧尸播放他记录的那些声音段落,来测试丧尸的反应的,对吧?”
“是,长官。”少校有些惊讶:“将军,您是说,我们一边撤退,一边抓几头丧尸来做实验?还是直接对着攻击我们的丧尸播放,观察它们的反应?”
程子介摇头:“孙先生记录的那些声音,是需要用器材合成的,对吧。那些器材难不难找?如果找得到,你们能不能再合成出来?”
少校愕然,接着摆起手来:“不是的,那些合成的声音我们早就录下来了,存储那些声音片段的内存卡我们也带来了,直接播放就行,不用每次都临时合成啊。现在就是没有相关的资料标注各种声音片段的效果。”
程子介愣了愣,大笑起来。这么简单的办法,自己却想复杂了。既然这样,那就好办了。他兴奋地笑着:“那就太好了。不用找丧尸那么麻烦,等会儿把那些声音放给我听。”
会场中安静了一会儿,然后就有人忍不住欢呼起来。
欢呼的,当然是知道程子介能力的人。既然程子介现在能和丧尸交流,掌握了丧尸的语言,要辨别孙志高记录的那些声音片段的内容就再简单不过了。
那位少校也兴奋不已,激动地喊道:“是,将军,我马上去拿资料和内存卡。”说完就想跑。
程子介赶紧叫住了他:“不急,部队先出发,不能再拖了。等会儿上路以后,你再去找老付的指挥车。今后这一路上没什么问题的话,我一般都在那里了。”
“是,将军。”少校大声答应。其他人也大部分激动万分,另外的则听着身边的人讲解着程子介这么做的理由和他的能力。
而程子介又注意到了刚才那两个最专注的平民领袖,他们正在听着身边一名军官手舞足蹈地为他们讲解着程子介的情况,脸上的表情却不是兴奋或者惊喜,反而带着一种沉重和戒备的感觉。
程子介倒也理解这种反应。他们是南关地区的平民,之前应该完全没有听说过自己的相关信息,而对普通人来说,自己的能力确实是太匪夷所思了。所以他也没有在意,而是朗声道:“好了,各位,各自回去,准备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