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差矣!“
尉凌还是一个少年,正是年轻气盛之时,纵然是他一直崇拜的祖父,这一刻
也是红着脸高声反驳:“法家大家未必身经百战,官至国相。
"最多的如947商君,贵为大秦商君手握军政大权,让秦国从弱国跃而起,
成为了天下强国,最少之韩非,终生从未治理一方。”
“次之如申不害,终生只有变法失败的一时之盛。由此观之,治理-方可成
大家,精研法学亦可成名士。
尉凌是一个骄傲的少年,也许在这个年龄段博闻强记的人,都是这样的骄傲。
虽然没有进入朝廷之中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然则读尽天下权谋之书。
这个时候的尉凌,在行动上也许是一个矮子,但是在理论上绝对是一个巨人。
就算是尉缭,在这样的歪门邪道之上,也未必能说得过他。
“片面之言,只不过是一家之言。”
尉缭翻动着竹简,半响之后幽幽-叹:“你对《商君书》你说,你是如何批
点?
在大秦帝国之中,《韩非子》 与《商君书》就是并肩而立的两大巨著。
上至秦帝赢斐下至国人庶民都信奉的经典,在这个时候,任何一道消息传出
去,尉凌都有可能会带来极大的麻烦。
尉缭贵为大秦帝国大都督,他自然不惧怕麻烦,但是他不想养成尉凌这种自
大盲目的性格。
第五百九十章:纸上谈兵终为赵括,不如实践出真章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摆在前面,尉缭自然不愿意让尉凌重蹈覆辙。
因为他明白,自大的人,一旦走上社会,必然会遭受巨大的磨难。
尉缭不愿意尉凌日后遭难,宁愿在他的手中遭难。
在他的手中遭难,只会是受到一点皮肉伤,至少还有命。
倘若是在战场上,亦或者为官一任之时,一旦出现意外,不仅自己会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