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就差不多是这样的人,在有着王灵官行为为借口的前提下,他出卖起自己背后的势力,实在是来的不要太轻松。而面对他的这一番告密,周易咧了咧嘴,就是冷笑了起来。
“图谋造反是吗?我知道了。金甲天神,还愣着做什么,还不把这个家伙给我拖下去,打落凡尘。另外,八仙里面其他几个也给我收押到天牢去,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任何人和他们接触。”
周易的反应可以说是出乎意料,最起码的说,吕洞宾和八仙就根本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他们开始挣扎和反抗,但是在负责天庭执法的天将面前,他们的挣扎实在是没有任何的用处。而听着吕洞宾一路喊着“冤枉”的消失在自己面前,周易也是抬了抬眼皮,向着王灵官看了过去。
“说吧。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这是一番诬告呢?还是确有其事呢?王灵官,我正等着你的解释呢?”
“回陛下,此事绝非吕洞宾那小儿所言。其中内有隐情,还望陛下听小神解释。”
汗如雨下,面对着周易这个天帝的不明态度,哪怕是身为天官之首的王灵官也是忍不住战战兢兢地解释了起来。
“说吧,我正等着呢?希望你的回答不是在浪费我的时间,不然的话,结果是怎么样的,我想你心里应该是清楚的吧。”
“这是自然。”连头上的冷汗都不敢擦,王灵官就已经是在周易的凝视之下,把实情一五一十地讲述了出来。
“事情是这样的。因为陛下的雷霆手段,天庭之上不论佛道,都有着一批对陛下心怀不满的家伙。他们想要寻衅滋事,最好能把陛下拖下马来。而其中不乏一些位高权重的存在,所以即便是张天师和我等,也不好随意处置。所以张天师生了个妙计,打算来个欲情故纵,临阵反戈的计策。先由了他们再说。”
“吕洞宾所言便是此事。之前这些不满之辈齐聚一堂,商谈着所谓的大计,他也在当场。而只见得张天师出谋划策的他并不知道,天师心中其实另有计较,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为了麻痹那些家伙,让那些人放手一搏罢了。小神在这里可以为张天师作证,他心中绝无背叛陛下的念头。所有的谋划不过是为了虚与委蛇,好让陛下将这些乱臣贼子一网打尽而已。还请陛下明鉴。”
听完了王灵官的讲述,周易脸上顿时便是露出了神色莫名的笑容来。
“哦,这么一说,你们还成了忠贞之士,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卧薪尝胆,想要为我扫清那些乱臣贼子喽。如此甚好啊,怎么着?我是不是应该好好地嘉奖你们一下呢?”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微臣不敢以此要挟陛下。”
周易说话阴阳怪气,王灵官哪里猜得到他的真正意图。所以他也只能是照本宣科,按照一个忠臣该有的态度给予了周易各一个标准的回答。
当然,这些都是废话,周易也懒得继续听这些废话。所以在冷笑了一下之后,他就挑明了对着王灵官说道。
“说吧,你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别告诉我,搞出这么大的阵仗,你们想要的就是扫清寰宇,向我表明你们是忠心于我的家伙。我不相信这种解释,最起码的说,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你们的身上。你们必然是有所图的。说出来,看看我到底愿不愿意给你们。这对我们都有好处!”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投诚信物 都功宝印
时间紧迫,有很多事情要做的周易可不想陪这些家伙玩什么明辨忠奸,类似三国杀的游戏。所以他开门见山,直接就问起了这些家伙的最终目的来。
如果条件合理,那么他也不介意接受这些家伙的投诚。毕竟这样做可以节省掉不少的功夫。但是如果条件不合理的话,那么他也只能想办法来一场大清洗,把所有的利益不能苟活的家伙统统的在即将到来的大动作之前给清洗掉。
事关重大,容不得他不谨慎。他可不想在自己的计划进行到关键的时候,会有一群不识好歹的家伙跳出来搅局。虽然说他可以在一时间里填饱这些人的胃口,但是不知道节制的人他的胃口是无穷无尽的。你能填得了一时,你不可能填得了一世。早晚有一天,他还是会因为无法被满足的贪婪而和你翻脸的。而到了那个时候,想要把早已经壮大起来的他们给拔出掉,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所以,长痛不如短痛。在这个时候做决定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王灵官虽然对这些隐晦的东西不是太懂,但是他背后毕竟还有一个精于此道的张道陵。作为整个天庭里最早和这个天帝有交集的神仙,他很清楚这个天帝的底线所在。他并没有逾越这条底线的意思,所以他早早地就提点过了王灵官,告诉他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而面对周易眼前的质问,王灵官稍稍回忆了一下,就这样低头答复道。
“回禀陛下,我们的要求很简答,只是希望陛下能给我们道门有一个重新整顿自身,自食其力的机会而已。我们知道对于陛下来说,道门的势大已然是成为了陛下眼前的障碍,但是只要陛下愿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愿意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从这种障碍变成陛下的助力。相信陛下也不会愿意看到因为要对付我们,而使得天庭元气大伤的事情发生吧。既然这样,陛下为何不网开一面,给我们一个机会呢?”
“你这是在威胁我吗?王灵官。”
眼神一冷,周易就已经是张开了嘴,直接地对着王灵官质问了起来。而面对他的这种质问,王灵官连忙一抱拳,俯首答复了起来。
“不敢,小神只是陈诉利害而已。若是陛下信不过我们的话,小神在这里可以向陛下保证一件事,那就是道门愿意做陛下的马前卒,成为陛下大计之下的先锋官。还望陛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