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3章(1 / 2)

🎁美女直播

不过想想史塔克的身份,这倒也是正常的事情。如果说毛子的那位大帝是铁血战士的话,那么史塔克无疑可以给自己头上挂上一个百战将军的头衔。连外星人和魔鬼都打过,他的心理素质绝对是领导人里面的no1的。所以自然的,在别人六神无主的时候,他是最先拿出来主意的那一个。而对于他拿出来的这个主意,其他人也基本上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意见。

最起码的,这是目前他们唯一拿的出手的一个方案。而有解决问题的方案总比什么都没得做来得强吧。

没有人反对,那么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人阻止里德博士他们按照史塔克的吩咐去做。而也就是在这些科学家的运作之下,被史塔克称之为荷兰男孩的第十三号系统就已经是慢慢地铺展了开来。

和黎明之锤这样纯粹的武器系统不同,第十三号系统荷兰男孩并不是单单只能作为一项武器而存在的。它的作用要更广泛的多,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也并不为过。

气象控制系统,这就是第十三号系统的学术称谓。荷兰男孩算是官方称谓,其起名用意则来自于著名童话作家道奇夫人在1865年出版的经典《银冰鞋》里的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在荷兰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小男孩发现了一处水坝有海水漏入,他为了防止水坝决堤用手指堵住了水坝的漏洞,一直到第二天才被农夫发现,从而拯救了这个荷兰的小镇。

当然,童话故事自然是不用追究其可信度的。如果说真的是一个小孩子发现了这种事情,那么以熊孩子的天性,说不定他把这个洞扣大的可能性还会更大一些。

这则童话故事和其它的童话故事一样,都旨在教育思想。它告诫人们的是要防范于未然,在事态还没有严重起来之前就要察觉出端倪,并将其解决掉。而把这样的一个名字放在这个气象系统上面,无疑是希望它能像是荷兰男孩一样,在人类所面对的天气问题严重起来之前,就对其进行改变。

从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来,荷兰男孩的存在意义更多的是在针对环境变化,而不是在应对战争上。只是,这个系统的潜力异常的巨大,哪怕就是放在战争中也丝毫的不容小觑。这也就是史塔克会选择它来应对虚空的主要原因。

系统开始运转,首先就是位于圈型空间站的发射系统,将独属于荷兰男孩的信息编码发射到地球的近地轨道之上。然后,在编码以及权限的双重开启之下,由世界上各个太空强国共同发射的一千四百颗卫星就已经是相继地启动了起来。

无数的气象资料开始被这些卫星们所侦测,然后共同的汇聚在了圈装空间站里主系统上。不过,主系统只是一个操作页面。整个荷兰男孩的运作核心,还是在专门与之匹配的气象电脑上。这个电脑来自于地球,华国专门为荷兰男孩匹配了神威太湖之光的姊妹机来作为运算这些复杂气象数据的基础。每秒93亿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足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全球的气象情况,并且根据预设的程序总结出可以实施的方案来。

这也算是特意安排的一个后手吧。作为主要出资方,华国掌握了这个就等于掌握了整个荷兰男孩的命脉。如果说有一天荷兰男孩被投入到了不被其所能接受的方案中,那么华国完全有能力通过给计算机断电的方式来终止整个系统的运行。

这是国家特权的体现,当然在现在这个时候,这种特权并没有被动用的必要。所以一切都很顺利的进行着,所有可能实现的气象方案都已经是一一地摆在了里德他们的面前。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荷兰男孩虽然是集整个地球之力,专门为了应对气象问题而制造出来的一个系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为所欲为,不管在什么样的地方都可以呼风唤雨,雷霆霹雳。

因为要知道,地球的气象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而不是能够被单独割裂出来的区域性问题。有一句话说得好,那就是太平洋的这边蝴蝶扇了一下翅膀,太平洋的那一边就升起了一场风暴。试想,连蝴蝶扇扇翅膀这种小事都能生出这么巨大的连锁反应,那么如果说因为人为的缘故,我在这一边制造了一场风暴的话,那么在地球的另一边又会是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气象学家和数学家对这个问题做过专业的模型推演,而最终的结果却告诫了所有人,永远不要有这样疯狂的想法。气象的改变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走这样一条捷径的唯一下场就是,每一个人都要为这种选择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这是一个铁打的规则,就算是史塔克如此急切于想要用荷兰男孩来对付虚空,他也不可能什么都不顾地把一切的手段都给施展出来。先不说条件上允不允许,就算是其他那些国家的领导人也不可能让他这么胡作非为的。

不然,就算是你成功打退了这个什么虚空怪物,成功避免了地球的又一次危机。结果他们自己家里却是台风过境,打雷下雨,大旱三年之类的,那岂不是同样要gg。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道理古而有之。除非是万不得已,不然没有人会甘心做这样的牺牲的。

史塔克自然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而他也不想在彻底的无能为力之前就做出这样得罪人的事情。所以到目前为止,他的要求都还是只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动用来自荷兰男孩的力量。

这留给里德博士他们的选择也就不多了。就目前来说,真正能够动用的手段大概也就是那么三四种而已。而在脑子里把这几种手段稍微地推演了那么一下之后,里德的心里就已经是拿定了主意。

首先,他要制造一场风暴,暴雨加冰雹的那种。这并不难,本身这个时间点上来自北极的寒流就已经开始逐渐南下了。他只要因势利导一下,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达成这个目的。

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完全就是另外的一回事情了。来自北极的寒流需要他催促一下,而同样的,想要让风暴形成于这个地方,那么他就少不了要引导另一个选手的入场。

足够分量的暖气流,这是他必须要制造的另外一个条件。而只有当足够分量的暖流和来自北极的寒流正好汇聚在死亡谷的上方,形成强对流的气象,他才能达成自己招来风暴的目的。

这可是个大工程,而这样的大工程具体实施起来就是位于美国上方的数百个气象卫星立刻就像是到了繁殖期的月亮鱼一样,一口气就将数以亿计的微型装置向着下方的云层投放了过去。

这些装置都是由超高精度的自主化工厂统一制造而成的。而它们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微波震荡的方式驱使着云层气流向着固定的方向行进。气象卫星早早地就锁定了北极寒流的位置所在,而就在这些微型装置的推动之下,本来还慢腾腾的,大概要等到三五天之后才能迁移到美国西南部的寒流立刻就像是被安上了飞机发动机一样的,就马不停蹄地奔驰了起来。

最多两分钟,寒流就将要涌动到死亡谷的上方。而这个时候,里德当然是开始为暖流的产生而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