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他们,他们也许会继续像现在这样,也有可能会变好,但如果真的把他们赶出去,那就什么可能都没有了。大家在一起生活了也有十几天了,从我们这个团队成立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在一起干活。她们的确是很让人心烦,老是挖空心思的偷懒,占便宜,东家长西家短的,可她们真的就该死吗?她们几家的孩子每天都‘大妈大妈’的叫我,让我亲手把他们赶出去,让他们去死,这样的事情我真的做不出来。”说到这里,刘雪梅不知道触动了哪根心弦,眼泪突然流了下来。“他们没有死在那里畜生手里,却被我们硬逼着去死,这是我们能做的事情吗?”
张晓舟、钱伟、老常等人都有些黯然,他们都知道刘雪梅的老公和孩子都死在第一个夜晚,而且就死在距离这里不远的派出所里。他们的尸骨到现在都没有办法去辨认,也没有办法入土为安。一般人如果遭遇到了她的事情,大概到现在也没有办法正常做事。
换成是他们,也许表现还不如她。
董丽娟的心软了,抱住她,轻轻地拍着她的背。
“而且我觉得自己也有错。如果昨天她们第一次来闹的时候我不是想着息事宁人,把事情拖过去。不是怕麻烦,单独一个个找她们把事情说清楚,今天早上她们也许也不会来闹。就算闹,也肯定是私底下闹,不会闹得这么大。如果我们评分的时候把大家都叫到一起来讨论,让大家都知道我们是怎么考虑的,评价是怎么出来的,或者是让每个人投票,而不是我和丽娟两个人私底下弄个结果出来,那她们就没有什么话说,也不会觉得不公平,事情也根本不会发生。”
董丽娟的表情一下子僵住了。这话说得她她不上不下的,好像闹事的那几个没错,错的反倒是她们被闹的人了。可真的平心静气地想想,这话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刘姐我现在知道你为什么非要辞职了。”梁宇突然开口了。“你的想法我可以理解,但你把什么都揽到自己身上,这种做法我非常不赞同!问题的症结不在你说的这个地方,而在于,她们的心态根本就不适合这个世界的规则。我们团队里有很多人现在都还是这个样子,而这些人,如果没有一件血淋淋的事情让他们清醒过来,总有一天也会爆发出来。不是因为这个事情,也会是别的事情。老实说,现在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而闹出来,对于团队来说反倒是个好事,因为这件事情的结果是我们可以承受的。能够因为一件我们可以承受的事情给大家一个教训,让大家把思想扭转过来,对于剩下的人都是好事。如果一直这样懵懵懂懂下去,未来某些人在一件大事上出问题,那就不是把他们三家人赶出去,而是整个团队存亡的问题了。牺牲他们三家人当然是很难承受的事情,但如果因为他们的牺牲而让我们剩下的所有人清醒过来,让剩下的十分之九的人能够更好地活下去,那他们的牺牲就是有意义,而且是必要的!”
钱伟等人被刘雪梅的话哽得气有点不顺,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梁宇的话一下子让他们又找到了理由。
“对,就是这个道理!”钱伟急忙说道。
张晓舟皱了皱眉头。
他没有想到刘雪梅能够说出那样一番话来,由她这个受害者,又是裁决庭的成员把这些话说出来,效果远远比张晓舟自己说出来要有力得多。
这让他感觉事情正在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但梁宇抢在他拍板定论之前说出这些话,让情况一下子又变得复杂了。
他盯着梁宇的脸,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搞不清他究竟想干什么了。
第103节 第102章 顾虑和理想
刘雪梅在轻声地哭泣,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说下去。
张晓舟看着自己身边的人,突然有些茫然,又有些无力。
他从来都不敢奢望有人能够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并且和自己想得完全一样。
志同道合这种事情,他读书的时候还遇到过,但工作了以后,就再也没有遇到了。
别说遇到,就是听也没有听说过。
人越年轻,就越理想化,也更容易被别人的主张所影响,很容易就能因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而聚合在一起。但人的年纪越大,经历的事情越多,思维也就越发固定。好听一点说叫有自己的想法,难听一点,叫做顽固保守。尤其是在结婚,生子,面对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双重压力之下,很少有人能够为了理想而努力,而付出。更多的时候,他们必须考虑一家老小的生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往往是自己能够得到什么,会有什么样的风险。
但张晓舟还是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哪怕只是理解一半也好。
在这个完全陌生并且必定充满困难和危险的道路上行走,如果只靠自己一个人,将会非常艰难,而且也不可能走远。
可他现在却感觉不到支持。
并不是说人们不听从他的指令,事实上,有时候他甚至感觉到钱伟等人对于他太过于宽容了。即使是无法理解他的想法,甚至是有着完全相反的看法,他们还是会无条件地支持他。
但他想要的不是这个。
他希望他们能够理解他的想法,因为认同他的想法而支持他,而不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因为盲目的信任。
但他却没有机会,也没有办法去向他们阐述自己的想法。
钱伟总是会说:我一定挺你!但其实两人之间的分歧已经越来越多。张晓舟能够清楚地感觉到,钱伟的不满在慢慢地累积着。他正在被梁宇的思维影响,并且越来越认同他的那套想法。
现在搞民主这套不是自找麻烦吗?民众既麻烦又愚蠢,缺乏远见并且容易被别人影响,他们软弱,爱占小便宜而且经常会动摇,现在搞民主这套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给自己做事人为的设置障碍,制造麻烦。
在现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就应该独裁,或者是说,由少部分精英来对大多数人实施集体独裁。
其他人,只要作为这个集体的一颗螺丝钉存在,老老实实地干活就可以了。
梁宇的核心理念就是这一点,而且他也正在一步步地推动整个团队往这个方面发展着。
这样做真的对吗?张晓舟觉得自己难以做出判断,但他好多次想要和钱伟认真谈谈这个问题,钱伟却总是以“你这家伙就是这么理想主义,根本不可能说服你”、“你的想法根本就行不通,但我们是兄弟,不想因为这个和你争论”的态度回避了谈话。
作为副队长的他,一直都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但在他的想法里,很显然有着“等你碰个头破血流你自然就明白了,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来唱这首only you”这样的念头。
其他人大致如此。
刘玉成是促成这个团队的重要人物,他没有钱伟和梁宇那么激进,但他并不反对集体独裁,只是习惯性地担心人们的不满和反弹,希望能够以更加隐蔽和圆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让他看起来像是和张晓舟一伙的,可实际上,张晓舟和他谈过一次之后就发现他也根本就不喜欢全体成员表决这一套。他更像是一个政客,希望能够用一种圆滑的愚*民政策来让大家跟着他们几个干,但他们是怎么想的,在他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不要闹事,不要反对,而且愿意干活。
梁宇的观点是要通过制度和对于外部环境的恐惧、生存压力来迫使人们努力做事,而刘玉成的观点是要通过哄的方式来让人们愿意干活。
殊途同归。
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自己放在了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地位。
张晓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对的,但这样的想法显然是有市场的,他也相信良好的制度能够营造出公平、公正的氛围,更好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更有效率地分配资源和劳动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同,张晓舟接受梁宇加入管理团队,并且进一步接受了他所制定的那些制度。
它们看上去的确很美。
但张晓舟却总有一种顾虑,人们真的会甘心情愿地接受他们的统治吗?他们真的会心甘情愿地自觉遵守这些严苛的规定,忍受即将到来的繁重劳动,并且持之以恒吗?
不管是以制度来压迫,或者是通过感情来哄骗,当你把自己凌驾在其他人之上,把他们视作机器上的零件,他们又会怎么来回报你呢?
张晓舟其实很清楚,安澜大厦这个团队并没有真正的核心圈子,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形成一个相同的理念和愿景。刘玉成提议组成这个团队的初衷,只不过是大家一起搭伙,在张晓舟这个看起来很厉害的人的带领下,过上稍稍安稳一点的日子。
人们加入这里是因为这里看上去可以提供安全和活下去的希望,而不是对这里的认同。团队现在看似稳定,其实是建立在他们还没有犯过很大的错误,没有遇到过真正的危险,而且一直都在不断地取得成功,不断地解决那些看似复杂的难题这个前提下。
如果他们开始犯错误了呢?谁能保证自己永远都是正确的,永远都不会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