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为什么已经这么有钱了还要去文抄赚钱这件事……
为了掩饰自己是个学渣然后用钱盘下一个咖啡厅,招了几个人进行管理顺便把这个行为当成是毕业设计,导致把原主攒的钱全部花光并且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开店的天赋一直亏钱,却因为考虑着毕业设计提交以前店怎么也不能关门就一直强撑着这种小事就不需要特意拿出来说了。
反正就是缺钱了。
然后和自己的店员一起聊天的时候突发灵感,结合他老家的情况改编了一下符合新世界背景的斯蒂芬·金著名恐怖小说《闪灵》。
最后发现自己文笔根本不行,改编的小说虽然赚了点钱但是完全无法覆盖咖啡店的亏损这种小事自然也是不值一提的。
要怪就怪穿越前的一些小说误导了朱觉吧,原本以为穿越后抄书非常容易,但是当他真的这么做了后,才发现即使他清楚小说的主要剧情,但是想把它写出来还是非常不容易的,或者说凭着它个人的能力和水平,要写出原著那样的小说,还需要亿点点细节来润色。
这个世界虽然有网络小说,但是没有原世界那样成系统的犹如流水线生产那样网络小说数量,也没有原来世界那些著名的小说家,所以小说还算是比较有品味的产品,而且这个世界的文学水平并不差,属于东方不亮西方亮,那些文艺作品和原世界相比只是侧重点并不相同。
也就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很流行恐怖类型的小说。非经济以及社科类的畅销小说中,除了比较常见的言情,武侠,奇幻和一些本格派推理小说之外,就属于科幻小说最热门了,由古代神话传说改编而来的志怪小说虽然也挺多,但是他在读了几本后就发现,这些志怪小说和他印象中的志怪小说还是很有区别的。
就像是西游记封神榜与聊斋克苏鲁之间的区别,嗯,这个世界并没有洛夫克拉夫特。
早知道第一本小说就应该写三体而不是闪灵了。
为此他还特意对这种异常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毕竟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自然是明白人类对恐怖悬疑的需求的,但是在这个世界,恐怖悬疑这个分类却只是在一小部分人中流行,虽然并不是被官方强行禁止的,毕竟朱觉的书可没有被封。
可是经过调查,他也的确从这些不协调的信息中感受到了冥冥之中的压制,就像是有一双不可见的手强行抹去了这个世界的凡人对于神秘的探究一样。
难怪当时他的编辑看他的眼神这么奇怪,原本他还以为是因为自己英俊的外表和成熟的气质吸引住了他那风韵犹存的女编辑。
如今回想起来,要不是当时满脑子都是预约了秀子小姐的泡泡浴,朱觉说不定当场就撩起来了。
那一定会非常尴尬。
第三章:金手指在做了,进度快100%了,朱哥哥有骗过你吗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
而朱觉也已经毕业一年了。
还记得当年提交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的教授一副想说什么但是看到伊藤这两个字又不知道怎么开口的样子,他还以为自己的论文将要陷入职业素养和强权的罗生门当中导致自己血本无归的情况下,他还是顺利毕业了。
他明白,胜利的一定不是强权,而是自己坚持不懈地把咖啡厅开到了毕业的结果。
毕业后自然是没有继续读研的意思,正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继续在学校对他来说只有浪费时间,而朱觉,作为一个拥有了房产,还成为了一个咖啡厅老板,一个“知名”创作者,不熟悉的人尊称一声“老师”,熟悉的人亲切的称呼“店长”的人。
自然要早点步入社会,参与到经济建设当中去了。
这样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肯定是幸运的。
所以,在快山穷水尽只能等下个月基金打给自己的生活费才能去银座听曲之后,转机出现了。
事情最先是在网上发酵的,似乎是有人找到了朱觉写的闪灵的原型地点,深山老林的木屋,并且在唯一水军平野一郎的帮助下,结合他作为某个“亲身经历”的当地人的亲口陈述,外加上一些是是而非又符合当地特色的怪谈,一个新世界的“弱百慕大三角”效应出现了。
当地深山原本就存在一些老化的木屋,似乎是以前有猎户或和躲避战乱的人是住在山里的,但是如今已经到了现代,居民已经都搬到了村子里或者去城市发展了,这种类型的木屋早已废弃,连木屋原本的主人到底是谁都已经不可考证。不过不明真相的人光看照片,还是挺唬人的。
这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不过兴趣归兴趣,还不足以真正产生效益,朱觉看到网上的信息后,福如心至,脑海中不断浮现穿越前的各种毫无特色的网红地点,便当机立断,和平野一郎商量后觉得成本不大,对于一个一直找不到致富点的村子来说也是一个尝试的机会,便给了他带薪休假的机会,回村赶紧把戏台子搭起来,毕竟平时咖啡店里也没啥客人。
搭这个戏台子并没有用多久的时间,最初的旅馆只需要把原本就存在的木屋按照现代人的安全标准稍微改造一下,比如装个电话和灭火器什么的。
然后朱觉大手一挥,让店里那几个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分批出去公费旅游,要求就是多拍点视频和照片,写点感想什么的,正好樱岛本来就流行社团集宿,所以不管是店里那个看上去像是正在拯救世界的面瘫高中男生钢琴师,还是一副路人女主长相存在感薄弱的服务员,亦或者是一直浪费店里的材料开发新甜品的糕点师,全部都呼朋唤友,开开心心的去了。
至于一家咖啡厅为什么没有专门做咖啡的师傅这种事情,朱觉表示自己虽然用的是速溶咖啡,但是价格也是速溶的价格,一点也没有欺骗消费者,毕竟你花十块钱是不可能喝到四五十块钱的咖啡的。
对了,因为发行了共和新货币的原因,货币购买力请参考华国。
这种有故事又有例子的情况,在网络上成为了一个短暂的小范围热门。
没想到这么一搞之后还真吸引了人去,这个世界的网络营销真是弱爆了,想想自己原世界的贾君鹏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案例,朱觉感叹自己当年应该开一家网络营销公司而不是什么咖啡厅。
只是如今咖啡厅都开了好几年了,招的员工干的也很开心,毕业后朱觉考虑过把咖啡厅盘出去算了,但是刚贴出告示,那些员工幽怨的眼神就看得他都不敢出现了,反正朱觉的钱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心疼,虽然亏是亏了点,不到万不得已他也没想过把咖啡厅关了。
当然主要原因是公告贴出去一个月后,根本没有冤大头上门接盘这种小事就不细说了。
所以说不管在哪个世界,人类的猎奇心理都是差不多的,即使这个世界因为某些搞不清楚的原因,普通人对神秘恐怖之类的事物兴致不高。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朱觉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完全是因为成本并不高而且自己也玩的起,不过效果也的确很好,至少在此之前,朱觉按照穿越前的经验,这种垃圾营销,是完全想象不到这也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兴趣的。
为此他还特意去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这个世界不知道为什么,在很早的时候进行过一次声势浩大的试验,据说是为了将“短距离屏蔽型自动战斗机器人”进行民用升级,开发并测试各种恶劣地形和环境的救援救火性能,然后对地球上所有不管有人的还是没人的地方进行了测试。
而因为机器人原本无差别攻击的特性,虽然官方保证过民用版已经取消了武器系统,但是为了民众安全还是对有人生活的试验地点进行了疏散,并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预热。
试验开始后,虽然因为在某些地方上破坏了当地人不愿意被疏散的自由而引发了抗议游行,但是试验还是依旧完成了,不过这件事情到这里也就不了了之了,也不知道这次升级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不过大多数人认为是成功了也是失败了。
因为好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朱觉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最高赞的回答是一个知情人士说因为使用机器人的成本过高,而人命在某些人的眼里却并不值钱,然后就是洋洋洒洒上千字的的抨击,朱觉看了一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网民转进的内容和方法与穿越前的世界没啥不一样后,就劈了个叉。
没有“谢邀,刚下飞机”也敢说自己是知情人士?
开玩笑,朱觉作为穿越者,和这个世界见惯了机器人的人不一样,自然能看出这个机器人从出现到升级失败都非常的不正常,其中一定有非常特别的原因,而这个原因肯定不是因为“成本”。
如果是因为“成本”的话,这种类型的机器人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出现,而即使出现,最初出现机器人的地方也不该是战场,而是某个工厂的自动化生产车间。
而这次失败的试验也造成了一种当地人没啥感觉,穿越者却能体验到的后果,就是“这个世界缺少产生神秘的土壤”。
在尼斯湖水怪出来之前就对尼斯湖进行过探索,雪怪的传说出来之前就对雪山进行过探索,那这些传说还有可能出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