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2 / 2)

🎁美女直播

贞观元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徵询问得失,魏徵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

贞观三年,魏徵被任命为秘书监,开始参预朝政。魏徵上奏李世民带领学者将古籍分为四部,并对其进行校定。

长乐公主李丽质因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对她特别钟爱,将她许配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贞观六年开始准备嫁妆,唐李世民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

大臣纷纷表示“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进言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李世民欣然同意。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魏徵对此表示反对。因为永嘉公主乃是长乐公主的姑姑。此举逾越了礼制。

李世民回宫把此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感叹魏徵能“引礼义抑人主之情”,并对他大加赞赏。特地派人前去赏赐给魏徵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听闻你正直,现在见识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变”。在李世民并未有所表示的时候,长孙皇后直接对魏徵加以赏赐,并暗示自己会给予支持,可谓给魏徵注入了强心剂。也正是因为有长孙皇后这样的靠山,魏徵的正义直谏才会这般顺利。

不久魏徵晋升爵位为郡公。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葬于昭陵,谥号文德皇后。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李世民对她思念无法停止,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

一次李世民让魏徵陪同,并指着昭陵的方向问魏徵是否看清了,魏徵装作没看见,李世民顿时着急,问“怎么会没看见,那是昭陵啊!”

魏徵闻言回答说“以为陛下望的是献陵,原来是昭陵啊!”李世民听后明白魏徵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于是便哭着下令拆掉了层观。尽管李世民这样追思妻子的行为是违背礼教传统的,却是一个天子的真情流露。

除此之外,魏征还对李世民提了很多的建议,都被李世民一一采纳。

所以在魏征死后,李世民说出了一段名传千古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可见魏征在李世民心里的地位,而且其在凌烟阁之上的排名乃是第四名,要知道前面三个,有两个是李世民的亲戚。

一个是长孙无忌,李世民的大舅子,一个是李孝恭,李世民的堂兄弟,除了第三的杜如晦,都是亲戚。

不是说长孙无忌和李孝恭没有本事,而是里面存在一些水分,李世民可没有那么大公无私,小心眼也多得很。

除此之外,魏征和李世民只见还有很多传奇故事。

第350章 扶苏的安排 九州五大名医

魏征和李世民只见的传奇故事很多,如果一一诉说,一本书都不够用的。

李世民怕魏征怕到的什么程度,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只雄健的鹞子(也就是雀鹰),就一直把玩,让它在自己的手上跳来跳去,十分地喜欢。但是后来魏征进来了,李世民怕魏征说自己不务正业,就赶紧把鹞子藏在自己的怀里,可是魏征早看到了,所以他禀报公事的时候故意说的很慢,拖延时间,而李世民又不敢把鹞子拿出来,到最后鹞子被活活憋死了。

而魏征也心满意足地走了。

魏征最出名的还不是这个故事,而是“梦斩龙王”的故事,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

贞观时期,泾河龙王化作一秀士与一卜卦者——袁天罡打赌,为了赢得此赌,在接受玉帝圣旨之后,故意把下雨的时机和雨点数改变了。

结果却被发现,后龙王得卜卦者指点,必须不让“武曲星”——魏征斩龙,便求得李世民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