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扶苏手中的召唤卡上一共有八个人,其中有一半处于空白的地位。
这说明什么?说明已经被扶苏给召唤出来了,所以处于空白的位置。
扶苏召唤出来的人物不是别的,正是——唐宋八大家!
虽然不属于一个朝代,但是却将他们集中到了一起。
不过扶苏虽然运气爆棚,召唤出来了唐宋八大家,但是同样,扶苏也失去了一次“组合召唤”的机会。
所以有得必有失。
……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华夏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不过在前几次的召唤过程中,三苏已经被扶苏召唤出来,而且已经在扶苏的手下任职,帮助扶苏处理地方上的政务,辅佐扶苏。
虽然有些不想承认,但是三苏在政治方面,还达不到进入中央的水平。
当然,如果单轮文学方面的造诣,估计没有多少人可以比肩三苏。
李白除外。
除了三苏之外,王安石在前一段时间也被扶苏召唤出来,但是至今还没有到扶苏的手中报道。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
所以这四个人,处于空白的状态,而其余四个人,在召唤卡片上面显露出来。
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曾巩四个人。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他选择韩愈、柳宗元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一百六十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
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
韩愈、柳宗元在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崛起,掀起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王安石、曾巩也都曾拜欧阳修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