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改良了水碓磨。
在西晋初年,杜预改进发明了“连机碓”和“水转连磨”。一个连机碓能带动好几个石杵一起一落地舂米;一个水转连磨能带动八个磨同时磨粉。祖冲之又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把水碓和水磨结合起来,生产效率更加提高了。
祖冲之还设计制造过一种千里船,史载“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
它可能是利用轮子激水前进的原理造成的,一天能行一百多里。
祖冲之曾制造过“欹(qi)器”。这种器具用来盛水“中则正,满则覆”,古人常放置在身边以自警,“晋时杜预有巧思,造欹器三改不成”。
南齐永明年间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
祖冲之也留下了很多故事,至今仍然传唱千古。
祖冲之为人“刻苦求精”,在祖冲之那个时代,算盘还未出现,人们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叫算筹,就是一根根几寸长的方形或扁形的小棍子,有竹、木、铁、玉等各种材料制成。
通过对算筹的不同摆法,来表示各种数目,叫做筹算法。如果计算数字的位数越多,所需要摆放的面积就越大。用算筹来计算不像用笔,笔算可以留在纸上,而筹算每计算完一次就得重新摆动以进行新的计算;只能用笔记下计算结果,而无法得到较为直观的图形与算式。
因此只要一有差错,比如算筹被碰偏了或者计算中出现了错误,就只能从头开始。
祖冲之为求得圆周率的精准数值,就需要对九位有效数字的小数进行加、减、乘、除和开方运算等十多个步骤的计算,而每个步骤都要反复进行十几次,开方运算有五十次,最后计算出的数字达到小数点后十六、七位。
不过祖冲之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刁难。
在南朝宋大明六年,祖冲之把精心编成的大明历送给宋孝武帝请求公布实行。
宋孝武帝命令懂得历法的官员对这部历法的优劣进行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祖冲之遭到了以戴法兴为代表的反对,祖冲之著历议一文予以驳斥。
在“历议”中,他写下了两句名言:“愿闻显据,以核理实”,“浮辞虚贬,窃非所惧”。
为了明辨是非,他愿意彼此拿出明显的证据来相互讨论,至于那些捕风捉影无根据的贬斥,他丝毫也不惧怕。
戴法兴认为,历法中的传统持续下来的方法是“古人制章”、“万世不易”的;他责骂祖冲之是什么“诬天背经”,认为天文和历法是“非凡夫所测”、“非冲之浅虑,妄可穿凿”的。
祖冲之却大不以为然。
他反驳说,不应该“信古而疑今”,假如“古法虽疏,永当循用”,没有道理!日月五星的运行“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可推”,只要进行精密的观测和研究,孟子所说的“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南史曾经记载:冲之解钟律博塞,当时独绝,莫能对者。
对于祖冲之,扶苏那是相当的佩服。
在他没有穿越之前,他还了解过一些祖冲之的事情。
为纪念他,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