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家师上萧下讳一寒,遣我等送信于方证大师。”宋静思轻轻颌首。
“两位女施主有礼,请稍等,我去禀报!”两个小和尚慌忙合什一礼,脸色泛红的说道。
说着话,两人都往回跑,跑了两步,想起比他们还高的大扫帚忘了拿,又跑回来,拖着扫帚跑上台阶,进入寺中。
“姐姐,咱们直接进去呗!”宋静云跃跃欲试,盯着寺门看个不停。
宋静思正在打量朱墙黄瓦,庄严肃重的少林寺,听她说话,转身白她一眼:“静云,人贵自知!你可不是师父!……便是大师姐也闯不出少林,你别胡思乱想!”
“好罢!”宋静云撇了撇嘴,无奈的点头。
正说着话,忽然响起了钟声,悠扬清越,传出很远,缭绕在空中,久久不散。
钟声未落,一群黄衣和尚自寺门涌出来,分别站到台阶的两侧,一直延伸至台阶下。
他们个个拿着木棍,立在身前,神情严肃,目视前方,一动不动,宛如雕像。
虽是寒冬,他们却穿着单薄的黄色僧袍,掩不住贲起的肌肉,蕴着强横的力量。
他们仅是这般一站,一动不动,两女便觉一股压力涌了过来,心提了一下。
她们修习清心诀,对周围的气场非常敏感,敏锐程度远超常人,察觉到了压力。
两女对视一眼,暗道一声:“来了!”
她们猜测,这些人便是师父所说的十八罗汉喽,若是不然,不会站在那里,便能这般气势。
“阿——弥——陀——佛——”长长的佛号声中,一个身披袈裟,手持禅杖的老和尚缓缓步出,站在寺门前一礼,又往下走。
两女一看,不猜便知,这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便是少林方丈方证大师喽!
方证大师身后,仅是跟着一个青年和尚,眸子似朗星,熠熠闪光,双眉如剑,斜插入鬓。
神采飞扬,英姿迫人。
两女在他身上略一停,便转过去,望向方证大师。
像这个青年和尚如此人物,虽然英姿勃发,气宇不凡,但在清平帮中,不凡如此英俊风流男子。
她们上前一步,裣衽一礼,异口同声:“晚辈宋静思(云),见过方证大师!”
“两位女檀越不必多礼!”方证大师步下台阶,来到二人身前,稍一抬手,蔼然笑道。
两女也不客气,直起身来,如水明眸投向方证大师。
“令师萧先生可好?”方证大师蔼然问道,他目光柔和,声音沉缓,神态蔼然。
“家师安好。”二人异口同声的答道。
方证大师微微一笑,点点头,露出赞许神色的看着二人。
第434章 三叠
宋静思自怀中掏出一封信,双手呈上,递向方证大师。
方证大师身后转出一人,正是那英姿俊秀的青年和尚,上前一步,挡在方证大师身前,接过宋静思的信。
宋静思明眸一瞥他,不动声色,却蓦然觉得一股柔和的力量自信封上传来。
这股力量柔和而坚韧,绵绵无绝,逼自己后退。
她暗自一哼,果然不出所料,他还是忍不住动手试探。
虽然从未见过这个丰姿俊秀的青年和尚,却隐隐猜到了他的身份,必是方证大师座下,少林觉字辈第一高手——觉月和尚。
她跟宋静云一有时间,便磨着江南云,细说他们当初闯出少林的经历,每一个细节,都要好好一番探究。
其中的几个人,她们也细细研究过,觉月这个第一高手,自然一清二楚,知道他虽是僧人,却异常高傲,胜负心极强,见到自己,断不会白白放过机会。
当初说到觉月和尚,大师姐曾有交待,此人确实武功高强,不愧是觉字辈第一高手,见到时可要小心,莫要大意。
她心下暗赞,果然闻名不如见面,觉月和尚名不虚传,内力醇厚,远强于自己。
少林寺心法正宗博大,进境却是远快于旁人,寺中且又秘法,可增强练功之效。
觉月和尚年轻虽不大,却自幼练功,且修炼的是童子功,功力精纯无比。
宋静思与宋静云练功时间极短,萧月生暗自给她们服下培元丹,但未施展灌顶之法,内力很难一蹴而就。
见此醇厚内力,她不慌不忙,内力在体力一转,循着独特的经脉而行。
醇厚内力源源不绝的涌至,顺着信封,涌到她手上,从玉手钻向她经脉,逼她后退。
她的内力,循着独特的内力而行,却是一套用劲之法,名之阳关三叠。
虽称三叠,却是虚指,内力化为一重一重,如海浪击滩,后浪推前浪,越来越强。
觉月和尚的内力刚一钻进去,便有一道内力迎上来,如太极拳的捋字诀,顺势一引,随即又有一道内力迎上,再一击。
如此反复,共有三引三击,醇厚绵绵的内力涣然消散。
她的阳关三叠,练的并不到家,仅是三引三击,若是火候精深,可至九引九击,即使再强横的内力,被这般一揉搓,也受不住。
……
觉月和尚剑眉一皱,熠熠眼神投地来,露出惊诧,再运内息,内力顿时一变。
宋静思身子一晃,原本醇厚内力倏的消失,刚猛凌厉的内力直灌过来,如江河倒流,沛然莫能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