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菊石终究还是没能存活下来。
从它出现到灭绝,约挣扎了一亿六千万年之久。
菊石灭绝,最后只有四种鹦鹉螺幸存。
——为什么?
出现于远古海洋中的相似生物,为何一方幸存,而另一方就灭亡了呢?
若就前述库克的说法,可说是起因于鹦鹉螺与菊石的螺旋数学之美。
美丽的螺旋幸存,不够美的螺旋则灭亡。
换言之,具备完美螺旋者,有神力栖宿其中。借由这股神力——也就是螺旋力,鹦鹉螺才得以看见未来。在远古的海洋中,鹦鹉螺看到未来,因而借由菊石的形态从自己的品种中分歧出来,将具有灭绝要素的螺旋舍弃。如果是这样,菊石这物种打从一开始就走上灭亡的命运。
菊石的螺旋对生命而言,是一种封闭的螺旋。
而鹦鹉螺的螺旋,却耐人寻味。
以演化论闻名的查尔斯·达尔文有个并不出名的儿子,叫做乔治·霍华德·达尔文。他提出过一则名为「潮汐演化论」的理论,这门理论认为在地球形成之初,月球相当接近地球,两者形成一个以不到五小时的时长相互自转的运动体系。到了现在,根据某英国物理学者的计算,月球正以每年三公分的速度逐渐远离地球。
月球对地球最大的影响力,便是潮汐作用。地球会因月球而出现潮汐。此潮汐作用造成海水与地壳间的摩擦,地球的自转周期就会因此踩刹车,这时消失的地球旋转能量,有一部分会让月亮远离地球。
也就是说,回溯过去,地球的自转周期远比现在来得快,月球也离地球更近。若以理论来探究,在极限的情况下,可推算出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一万五千公里,地球的自转周期,亦即一天的时间,连五小时都不到,月球的公转周期为五小时多。
根据杰佛瑞斯(HaroldJefferys,二十世纪英国数学家、统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的说法,那约莫是四十亿年前的事。
自鹦鹉螺诞生在地球上的这数亿年来,月球与地球的拉锯与距离,都记忆并刻画在它的螺旋中。
鹦鹉螺一面成长,一面不忘每天在它的螺旋气室刻上一道道的条纹,就像年轮一般。一个气室里的刻痕通常有二十九道。与现今月亮的朔望——亦即月亮圆缺的周期一致。从愈古老的地层中发现的鹦鹉螺化石,其单一气室里的刻痕数愈少。有调查记录指出,从数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的鹦鹉螺,气室刻痕仅有九条。这证明月亮当初很接近地球,公转周期也远比现在来得快。
——鹦鹉螺正将月亮的运作卷入螺旋中。
换而言之,鹦鹉螺这种生物,一面将月亮的时间封闭在自己体内,一面成长。
我们或可以发现生命与宇宙是有一种秘密的联系的。
(在演讲者分发的文件中,这段内容被标注为引用自《螺旋教典》卷六论考篇,接下来他开始叙述自己对反常漩涡星系的看法。)
台下窃窃私语声不断。
“自称为螺旋收藏家,假名阿湿波,充满了……宗教意味。不知道为何上级会请他发言?接下来,他是不是要说这漩涡星系的出现将标志第二次生物大灭绝?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些仪式、或购买产品,或引渡他的神水来避免?”
礼堂最远的角落里,名为矢口兰堂的男子笑道。
他与赤坂秀树,同为日本现行政府的官员,临时参与了这场全国天文学会议。
现行日本国内,各种小型邪教盛行,他一直很想清除这些害虫,但政府始终闭眼不动手。
赤坂秀树摇了摇头。
“秘件里说他的原名是三岛草平,一位战地摄影师……经过基因检测,确实没错。”
面前人一副犹豫的样子。
“有什么古怪的地方吗?为何不继续说。”
那双眼中罕见地、一种怯弱。
“但三岛草平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死了。”
矢口兰堂闭紧嘴,神色严肃。
时光步入二十一世纪中叶,人类世界的异常现象愈演愈烈,各地传来许许多多不明生物的目击报告与奇异现象的记述。
由于大量无法否认的切实证据在网络上的传播,各国政府已经无法进行隐瞒,何况政府内部也人心惶惶。世界各地,或官方或民间,都在成立全新的对策机构。
而当两件无法隐瞒的大事变发生后,最后的表面的安稳也被揭破。
第一件发生在三个月前。
名为斋藤秀一的学生向国际天文学联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漩涡星系的观测结果。
同日前后,国际天文学联盟收到类似结果数百起。
由于寻常天文台的观测范围有限,早已被人类穷尽,小行星之流或可出现漏缺,但大如一个新漩涡星系,绝不可能。
他们原以为是个闹剧,但很快成功验证了这一结果。甚至全球各地的人类都可以使用一般的天文学望远镜直接观测这全新星系的存在。
那是以前从未有人发现过的灿烂银河。
在深渊般黑暗宇宙的彼端,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自身缠绕着自身,自身拥抱着自身,无可名状,无限繁复。
——向着无限远处匍匐蔓延的混沌,网络讨论中有人这么称呼这未知的星系。
起初与终末,便在星星的永远中交融为一体。
——螺旋。
或言漩涡。
这是个突然兴起的网络热词,用以描述该异常现象。
突然出现的银河对人类原有的宇宙认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尤其是直接观测似乎会造成精神错乱,其形态本身就能使人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