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童身穿紫色道服,腰束丝绦,头戴星斗纶巾,足登芒履,炼元真,脱本壳,显然已经成就仙道,得了长生之术。
见林轩到来,道童施了一礼,道:“道友来的好慢,我已经等候多时了。”
“来的晚了些,恕罪恕罪,不知仙童道号?”
“什么仙童,什么仙童!我比你大好几百岁,按照人间的辈分,我是你曾曾曾曾……曾老祖,我叫东方朔,你当知道我的名号!”
“原来是曼倩先生,林轩有礼了。”
“童儿,你又调皮了,还不快请贵客进来。”
东方朔生性喜好玩闹,闻言也不恼怒,反而吐了吐舌头,做了几个鬼脸,这才引着林轩进了方丈仙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方丈仙山不止山高、有名,更有得道真仙。
东华帝君,又称东王公,扶桑大帝,道教全真道始祖,主管一切登仙得道的男子,掌管仙籍。
学道之人升天时,要先拜木公后谒金母。
林轩早就已经通过请神大法香火封神,但没有东华帝君认可,便不算是正式的仙神。
而且,东华帝君在佛道两边都非常吃得开,出场之时的赞诗有“教化众僧脱俗缘,指开大道明如电。也曾跨海祝千秋,常去灵山参佛面”的描述。
换句话说,在西游世界,不止学道之人升仙要去拜谒东华帝君,学佛之人也是如此。
同时掌管佛道仙神的“录取”,手中权势可想而知,手握这么大的权势,神通当然也是绝顶。
林轩不敢有半分造次,恭恭敬敬的见礼。
东华帝君对于林轩倒是颇为客气,或者说他本就不是喜欢端着架子的人,对于自家仙神一向平易近人,刚刚见面,寒暄几句,便为林轩授了仙篆,正式任命林轩为护法神官。
喝过仙茶,东华帝君带着林轩去三清境拜三清,或者说带林轩见背后大佬。
前文已经说过,侠王城为天尊建造,而这个“天尊”,按照东华帝君的说法,便是灵宝天尊。
再说一遍,这个世界和《封神演义》、洪荒无关,没有什么通天教主,诛仙剑阵,人家是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
是不是很熟悉?正是天罡三十六大法,地煞七十二小法。
而且灵宝天尊“凡遇有缘好学之人,请问疑难,灵宝天尊即不吝教诲”,同样也有收徒癖。
第725章 灵宝天尊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
道教文化中的“三清”是经过长久时间的发展演化而形成的,每一分支的想法并不相同。
比如著名的龙虎山天师道,便尊太上老君为主。
由于天师道创立最早,传承最悠久,和帝王皇室关系最近,因此影响最大,只要不是长期看洪荒小说的,大部分人都会下意识的觉得太上老君是至高神。
不过本世界是以西游体系为主体,道门至高神为三清,元始天尊最高,灵宝天尊(灵宝道君)次之,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居末。
天庭兜率宫中的太上老君,并非太清境的道德天尊,而是天尊的一世法身。
这种创世级别的大神仙,神通早已超越了时空界限,每一世法身都是并行的,每一位天尊均有超越时代的法身。
别说天尊,就连实力强大的信仰神,也有超越时空的能力。
比如关羽,关羽初次被加封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已经是明万历年间,成为和“文圣”孔子并驾齐驱的“武圣”更是在清雍正时期。
但现在的关羽便已经封神,只不过不是武圣,而是真武大帝麾下“显灵关元帅”。
至于现如今的朝代,那更是让人无语,现在还特么是西汉年间,关羽曾曾曾曾老祖还没出生,人家已经封神了。
并非神仙不懂历史,而是他们已经有打破时空的能力。
林轩并不因此感到蛋疼,毕竟这种级别的大能在美漫世界多不胜数,超越神族个个都有这种能力,长期看美漫的随口就能说出几十位。
林轩真正在乎的是,既然灵宝天尊可以建立侠王城,那侠王城勾连的世界想来也都有所了解。
很多世界都是明清时代,相关神话早已流传天下,天尊知不知道《西游记》或者《封神演义》?
这里就有一个更好玩的问题,那些创世级别的大神,看不看得透穿越者?如果看不透,那又是什么级别的大神通者把穿越者送入相关世界的?
这些问题林轩试探性的问了东华帝君,结果自然是没有答案,东华帝君似乎并不想说这些。
由于林轩是灵宝天尊的人,所以拜谒完之后,被灵宝天尊留下,答疑解惑。
“我知道你有很多疑问,我先给你解释一个最基本的。
那些凡俗作品,无论小说还是影视,都是某些神人无意间探查到了一些世界的命数,然后影响小说家或者编剧导演,因此产生的。
换句话说,先有世界,后有作品,只不过世界强度不同,探查的命运不同,因此有的详细,有的虚幻,明白了么?”
听到灵宝天尊说出“小说影视,编剧导演”这么跨时代的东西,林轩只觉得心肝脾肺肾都疼,您啥都知道了,不给穿越者活路啊。
“弟子明白,请问天尊,侠王城也是因此制作出来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