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1 / 2)

🎁美女直播

孙悟空已经做好了一切防护,唐僧经历过多次教训也知道孙悟空最靠谱,安心打坐念经。

可怎奈唐僧耳根子软的毛病还没改好,心中还有凡念,猪八戒撺掇两句,便出了圈,一同西行。

到了前方亭台楼阁,却发现这是一处鬼宅,主人已经死了。

猪八戒四下搜索,搜到三件衣服,唐僧坚守戒律,不肯穿,猪八戒和沙僧不在乎,一人一件。

然后,就被绑缚了。

俗话说,可一不可二,可二不可三,唐僧因为耳根子软,吃了这么多次亏仍旧没有学乖,着实该遭这一番劫难。

这里就有人要问了,唐僧还有凡念么?

当然有,唐僧毕竟是人,还没有成佛,说的过分点,就算成佛,也有凡念。

唐僧经历哪一劫难才能脱离凡念?

真假美猴王!

孙悟空是心猿这一点无需细说,不用看《西游记》全文,看一遍章节名就知道。

心猿,代表唐僧求道向佛的圣心。

当师徒不合之时,凡心杂念入侵,便有了代表了凡念的另一只心猿,也就是六耳猕猴。

为什么神仙菩萨都不能分辨孙悟空和六耳猕猴?

因为他们都是真的,只不过一个是圣心,一个是凡心,两只猴子的争斗代表圣心和凡心的对决。

谛听能分辨,因为他听的是心,他不说,不是怕搅闹地府,而是他明白,一旦说出真相,那便会——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孙悟空击败六耳猕猴,代表圣心战胜凡心,自此唐僧彻底没了凡念,也是在此之后,唐僧仿佛换了一个人,再没有从前那般拖后腿。

那一章节,也用了“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来表明这个道理。

《西游记》中有修心之术,有炼丹之法,有辛辣讽刺,有三教合一,文笔潇洒,想象力天马行空,四大名著当之无愧。

此时唐僧还有凡心,这一难却无论如何也逃不过。

狂风一吹,被关入了金兜山金兜洞。

孙悟空化斋归来,见圈中无人,心知又生出了事端,若非心志坚定,换做别人,早特么不伺候唐僧这个拖后腿的大爷了。

第760章 青兕之威

金兜山金兜洞的妖魔便是大名鼎鼎的青牛精,妖王号称“兕大王”。

说起来,林轩在天庭那么久,却从未见过青兕。

不是林轩不好奇,林轩比谁都好奇,就是一直没见到。

为何好奇呢?因为想到青兕就想到自己的儿子。

林轩和幽若的儿子名叫“林明达”,“明达”取自李唐公主“李明达”,为“三明”、“三达”之意。

林轩这取名困难症不止盗了大名,小名也一并盗了。

李明达的小名叫做“小兕子”,林明达的小名也叫“小兕子”。

这可不是林轩露怯,不知“兕”是“母犀牛”,而是因为兕的本义是类似于犀牛的凶兽,并非特指母犀牛。

青兕的造型也有些类似于犀牛,并非印象中的“双角青牛”形象。

一根独角锋锐无比,双眸亮闪如同明灯,青靛色的毛皮,筋肉高耸好似铁疙瘩,张开血盆大口,露出两排焦黄的大板牙。

丑陋不堪,全无林明达的俊美。

孙悟空见妖怪出来了,喝道:“你孙外公在此!趁早还我师父,两无毁伤!牙崩半个不字,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青兕冷笑道:“倒要看看你有何本事!”

说着,一枪刺向孙悟空心口。

这杆长枪是太上老君炼制的,锋锐非常,孙悟空眼力超凡,看出其中不凡之处,心中暗自戒备,金箍棒一挥,接住了长枪。

青兕跟随太上老君日久,修为高深,神力武艺均不逊色孙悟空,两人斗了百多招,仍旧不分胜败。

“好猴儿,好猴儿!却还真有闹天宫的本事!”

“好妖精,好妖精!果然是一个凶顽的魔头!”

孙悟空担心迟则生变,用了个术法,把金箍棒化为千百根,对着青兕乱打。

青兕冷笑道:“是你先用神通术法的,别怪我也用法宝。”

说着,掷出金刚琢,把金箍棒收走。

孙悟空和金箍棒相辅相成,互相成全。

有了金箍棒,孙悟空神力得以施展,十分本事发挥出二十分。

遇到孙悟空,金箍棒也从丈量水位的“尺子”变为砸天宫闹地府的绝世神兵。

孙悟空好斗,遇到过无数强敌,金箍棒从未被人收走过,这一下大吃一惊,慌忙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