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处默眼睛一亮,看向杨帆道:“你说什么?你有诗?”
“我有,一首十贯钱,买断,不要说是我卖得,以后这诗就是你的,随你怎么用。”在青楼仍不忘记做生意,杨帆真是辛苦了!
“行啊,十贯钱就十贯钱,只要今日能赢,怎么都行!”程处默急忙说道。
杨帆点点头,看向大厅,关注“梳拢”之礼的最新动向。
争夺又过去了几个回合,价格已经超过了一千贯。
杨帆不由感慨,开青楼这么赚钱的吗?要不自己也参与参与,按照后世的经验,分分钟打造大唐第一娱乐会所。
……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我家周公子与怜霜姑娘神交久矣,这诗便是我家公子所做,希望能赢得怜霜姑娘的芳心。
同时愿出铜钱一千三百贯,代怜霜姑娘感谢玉娘的养育之恩。”又一个小厮高声道。
“这诗有些跑题了啊,后半句已经不应景了,这估摸着得落选。”
“你们不觉得后半句意有所指吗?殷红偏偏点莓苔,这好像是某种暗示啊!”
“我靠,阁下高才,竟然发现了其中隐藏的小秘密。”
又是一连串的讨论,看热闹的人永远站了大多数。
二楼雅室,一个青衣小厮走了出来,站在窗口,直视着下方。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翁来问津。
我家齐公子愿出一千五百贯,还望各位给个面子!”先前那青衣小厮再一次高声道,语气里还带上了一丝威胁。
“啧啧啧,引经据典了这,是陶圣的《桃花源记》吧,这首不错,怕是压轴的几首之一了。”
那小厮就在程处默几人所在雅室的正对面,他的神情倨傲,仿佛根本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程处默眯眼看了看对面的那青衣小厮,嗤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齐王的家奴,怪不得这么嚣张。
杨帆,你的诗想好了没,我要开始出价了。齐王那厮出来威胁,估摸着大部分人都要知难而退了,是该本公子出场的时候了。”
齐王?李祐?杨帆有些诧异的看了对面一眼。
“有笔吗,我写下来给你。”杨帆对着程处默道。
程处默摆摆手,“别啊,杨帆。我大字不识一个,你写给我,不是让我出丑吗?
你帮我吆喝两声,就当帮兄弟这个忙了,咋样?”
杨帆嘴角微微抽搐,这是让自己扮演小厮么。
本想拒绝,但看到程处默那祈求的小眼神,杨帆心一软,就给应下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程公子出两千贯,欲与怜霜姑娘春风一度。”杨帆淡淡说道。
声音不高不低,不咸不淡,仿佛在阐述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杨帆的诗念罢,场面瞬间一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默默的回忆这首诗,细细的咀嚼。
“想不到,一首足以名传千古的诗居然出现在了青楼,怜霜姑娘怕是要出名了啊!”
第四十三章 争锋相对
平康坊,翠春苑,二楼天字号雅室。
齐王李祐的脸色很难看,居然有人敢不给自己的面子,当真是胆大包天!
“公子,那个人我认识,就是我先前与你说的那个「黑店」的老板——杨帆!”李祐的身后,躬身站着一个中年男子,赫然就是听雨楼的吴掌柜。
长安城四大酒楼的背后都站着哪些大人物,这一直是长安城里,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事情。
但谁也没有想到,听雨楼的背后居然是齐王李祐在撑腰。
齐王李祐是何许人也?皇室纨绔排得上号的存在。
李二的第五个儿子,和阴妃所生,贞观十年奉齐王,舅舅是阴弘智。
说道阴弘智,就不得不提一下阴氏和李唐之间的情感纠葛了。
在大唐未建国之前,那时还是隋朝。李祐的外祖父,乃是隋朝左翊卫大将军阴世师。
隋朝末年,阴世师与代王杨侑镇守长安城,因为李渊在太原起兵,阴世师将李渊十四岁的幼子李智云杀害。
并且,阴世师还让当时的京兆郡官员去寻访李渊的家族墓葬,将其挖掘,做出了一些列有违道义的事情。
也因此,在李渊兵临长安之后,直接以拒义军为由,将阴世师等一些列敌人斩杀。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阴氏和李唐可谓是国仇家恨了。
而李祐也在中历史情况下诞生,地位便异常的尴尬,皇位本就没有他的份,所以他的性格也就变得纨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