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仙女座”飞船仅仅是货运飞船,目的就是为了和天舟货运飞船交替使用。
国家航天局的意思也是多一份保障准备,万一天舟出现什么问题,就需要星空航天来做准备了。
至于第二代“仙女座”载人航天飞船,就是现在树立在火箭发射塔架内的载人航天飞船了。
准确的说应该是第二代B型载人航天飞船,上次试发射之后,在林浩的主持下,结合发射试验数据又进行了一些改动。
将原来飞船外折叠的太阳能电池板改成了贴在飞船外壳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而且靠着星空科技的超高效光电转换技术,发电效率并没有多少折损,同时也节省了空间,给交汇对接任务降低了难度。
至于第三代“仙女座”载人航天飞船,已经立项展开研发,林浩心里才刚刚有了一些想法,当然还没有实施。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中午,林浩回到航天基地控制中心后,就准备开始吃午饭了。
中午没有午休时间,午饭过后,所有人都必须得回到自己的岗位,准备下午的发射任务。
同时星空航天已经为这次的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开始预热,直播间也早已开放,里面正在播放着以前的一些发射画面以及空间站在外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画面。
同时,网络上对于星空航天的讨论从来都没有停过,至于王鑫,本来就是飞行员的底子。
曝光之后,立马就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微博关注量也已经突破了2000万,让他剩下的那9名队友羡慕不已。
这下子,王鑫更是彻底的火了起来,看新闻的人都知道,今天马上有一名00后要上天了。
这条直接让八零后、九零后直呼自己已经老了,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国内如此,国外也是一样,同样的关注角度也放在了王鑫和林浩身上,前者是马上进入太空的最年轻的航天员,后者是种花家的马斯克,种花家外星人的存在。
林浩一看新闻稿就知道是脚盆鸡的新闻,一幅中二病的感觉。
其实,在王鑫之间,NASA已经有一名最小年龄航天员的记录了,是一个17岁的小女孩,不过她从来没有执行过航天发射任务。
而国外很多人之前都没有听说过星空航天这家公司,所以在新闻里直接以种花家的SpaceX来介绍,人们才明白。
让林浩十分的讨厌,他可不想被别人代表,不过谁让人家走在林浩前面呢,马斯克更比林浩大了26岁,这是先天差距,林浩也无能为力。
这次发射,星空科技选择了微博直播以及C站平台直播,同时,电视上的央视新闻频道也准备了直播活动。
一过中午,尤其是很多人吃午饭的时候,都打开直播间看了起来,由于5月18号是星期六,所以很多人都有空全程观看直播。
时间刚过1点,在摄像机镜头的记录下,3名航天员就开始身着航天服,从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内的航天员休息室前往火箭发射塔架。
在镜头后是多大400多万人在一直观看着,一刻也没有停过,从这里就知道,国人对于太空的向往从来没有停止过。
早在600多年以前的明朝时,就有一名叫做“万户”的国人,
把47枚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之后坐上椅子,手举风筝,点燃火箭,欲图直飞青天,再用风筝操控方向和平安落地。
最终结果如何,不言而喻,不过“万户飞天”的故事传播到了全球,月球上就有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跨越600多年后,还是在这片土地上,虽然之前已经有了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载人航天发射任务。
但今天的“仙女座”载人航天飞船在“神舟”的基础上,砥砺前行,古人都对未知的太空充满了好奇,并且以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国人当然也不能落后于人。
而此刻已经坐到“仙女座”载人航天飞船内的王鑫,心里也一直忐忑不安着,心跳也加快了一些毕竟还是年龄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空旅行的序幕
“倒计时,5、4、3、2、1,起飞。”
“起飞,起飞时间15时,00分,987毫秒。”
“文昌报告,程序转弯正常。”
“文昌明白,程序转弯正常。”
伴随着一阵巨大烟雾以及轰隆隆的轰鸣声,“仙女座”载人航天飞船在长征七号的推进下向着大气层外驶去。
从直播镜头里可以很清晰的看到3位航天员紧张的脸庞,双手紧紧的握着。
不光是他们,三名航天员的家属在观赏区,看着携带着自己家人的火箭腾空而起,也忍不住的纠紧了心。
所有观看直播,以及在指挥控制中心大厅里的工作人员,一样十分的紧张。
“远望五号报告,火箭一级助推器分离。”
“文昌明白,一级助推器分离。”
指挥控制大厅内,响起了阵阵的掌声,可每个人的神经还在紧绷着。
三名航天员的各项身体数据都一直处在实时监测的状态下,暂时还没有发现异常。
收到报告的林浩,心里舒缓了一口气,坐等“仙女座”载人航天飞船进入大气层外的预定轨道。
“远望五号报告,火箭二级助推器分离,三级助推器启动。”
“文昌明白。”指令员眼皮都不敢眨一下的盯着各项数据,虽然有AI的存在,发生异常情况的话,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可大厅里的工程师们,没有一个人敢放松,都在等待着消息的传回。
同时大量观看直播的观众也发现了,在画面里,飞船里航天员身上束缚安全带的一端已经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