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中铁还将建设一种全国铁路数据中心,也是由星空科技公司来负责。
这样能够减少大量在国内铁路调配方面的工程师需求量,一切都将变得智能化、AI化。
要知道,每当运输高峰期到来的时候,大部分一线铁路调配员都得24小时轮班,工作压力非常大,把这些工作交给人工智能AI之后,能够极大的减轻一线工作负担,提升效率。
中铁公司能够使用星空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AI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萤火虫人工智能AI的智能化,这让林浩很是满意,不过系统铁路模块设计的工作量可是一点都不小,而且对相关专业的需求非常高。
恐怕全世界都找不出兔子这样负责的铁路网,无论是使用人数还是总里程都已经占据全球第一很多年,可以知道,这些任务的标准性有多严格。
“东风”号超高速超导磁悬浮列车下线的消息一时之间传遍了全世界,最难受的还属脚盆鸡,虽然他们的超高速磁悬浮列车实验已经做了10年之久,可是直到现在都没办法实现商业化发展。
由于生产以及极低温超导材料维护费用极高,加上脚盆鸡国内老年化发展的加快,根本没有建设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路线的需求。
而唯一一条脚盆鸡国内正在修建的超高速磁悬浮列车——中央新甘心,从东京到名古屋,全长286公里,花费5849亿的建设成本,从2011年开始修,计划要到2027年才能完工。
现在中车公司的“东风”号超高速磁悬浮列车一生产出来,脚盆鸡尴尬之极,他们国内媒体甚至都开始讨论花费这么高的成本修建落后的路线还有意义嘛。
至于国外感兴趣的公司像西门子、阿尔斯通、三菱重工都把目光看向了中车公司,毕竟一条列车路线不仅仅只需要列车。
从线路的设计、施工、调试、信号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以及列车所使用的零部件,这些公司都能够生产,唯一的条件就是拿到兔子超导材料的销售许可。
当然,它们也要负责很多零部件的生产以及技术支持,毕竟现在很多高精度的零部件生产技术这些公司手里攥着,全球化发展,大家一起共赢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这些公司和中车的合作,林浩并没有过多的去关心,他现在在意的是文昌是否联通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这对旅游业的发展可是极为重要的。
文昌航天港建设,林浩算是一直有关心,对于文昌的期待,林浩可不止有现在的卫星发射基地,是朝着真正意义上的航天港来打造。
以后星空航天科技公司的航天发射将以文昌航天发射基地为主,等将来星际飞船生产成功之后,也会在这里发射。
因此为了太空商业开发,文昌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跟的上才行。
至于普通人所关注到的,就是以后出门旅行或者国内放假回家时,又将缩短时间,地理因素的阻隔现在可以说已经被彻底的忽略。
同样,让林浩没有想到的是,计划在仪式开始的同一时间,国内外航天股纷纷大跌,尤其是很多航天公司的股票都开始跌个不停。
其实国内航天公司的股票应该跌的是最厉害的,毕竟最先使用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国家一定非兔子莫属。
第四百四十五章 “炎1”火箭
从岛青返回金陵之后,林浩没有过多的去关注超高速磁悬浮列车所带给世界的震撼,一切都是中车公司的事情,他们搞到就好。
不过也同样看到有公司提出了城市之间真空运行管道的概念,来减少交通工具运输时的空气助力来提高运行速度。
这方面,林浩就没有过多的去注意了,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完成,整个三月份,他的行程排的很满。
回到金陵没有几天,就收到星空航天科技公司的报告,启程出发前往文昌,星空航天科技公司研发最新一代的火箭发动机就要正式在火箭发射塔架上试飞。
之前星空航天科技公司所有火箭发射所使用的平台都是国家航天科技集团和星空航天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的长征八号中型运载火箭。
哪怕后来发射“仙女座”载人航天飞船所使用长征八号C型火箭也是在原有基础上增添了一级助推器,提升近地轨道运载能力。
至于火箭上所使用的发动机为国家航天科技公司生产的在芯一级使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和YF-75液氢液氧发动机。
从2022年开始,林浩就一直想试着星空航天科技公司自己独立生产一种发动机,取代使用国家航天科技公司的发动机。
这样也能提升星空航天科技公司的独立研发性,提升自己的火箭研发生产能力。
于是就有了这次文昌之行,做为星空航天科技公司自己独立生产的火箭试射,林浩是必须要参加的,也算是一种见证。
这次准备进行发射试验的火箭代号“炎1”,寓意深刻而且有简单好记,毕竟自己还是炎黄子孙中的一员,当初星空航天科技公司把备选名称报上来的时候,林浩当时就做出了决定。
因为科技树的关系,林浩见识过奥斯特文明记录中的星际飞船和他们的空间站之后,回过头来看火箭助推器就像看到一根根蒸汽时代的高大烟筒。
因此,林浩并没有计划开发像土星五号以及长征九号一样的重型火箭,以后的时代注定是星际飞船的时代,而走在最前面的无疑就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舰了。
因此这次进行试验飞行的“炎1”起步设计就为一款和星舰一级超重型火箭对标的助推器,实现地—火载荷100吨以上,同时可以实现在轨加注燃料。
之前在冀省星际飞船试飞基地进行测试的就是星空航天科技公司星际飞船项目系统的上半部分,这次在文昌进行测试的是下半部分助推器。
在未来,星空航天科技公司的星际飞船将由上半部分的飞船加下半部分的火箭助推器构成,都可以实现自动回收、可重复使用。
而星空航天星际飞船的下半部分助推器所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就是取代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和YF-75液氢液氧发动机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双曲线发动机”。
这个名称的由来是科技树中记录的奥斯特文明液氧甲烷发动机所代表的名称,林浩看到之后,于是直接拿过来使用。
虽然液氧液氢发动机比冲最高,但发动机设计难度太大,贮存燃料箱难度也大,导致火箭又胖又贵,还会因为液氢零下253度的保存温度导致发动机出现故障的几率升高。
之前长征九号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样,但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之后液氧和甲烷的保存温度非常接近,这对火箭燃料在箭体中贮存提供了方便。
当然也因为燃料级液态甲烷的制备难度并不高,成本低于液氢生产线、火箭煤油生产线,为了节约成本,这种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虽然星空科技公司去年的营销收入很不错,但2000多亿的净利润需要支出的地方实在有些多,能省一些就省一些。
而星空航天科技公司在林浩的设计下生产的“双曲线发动机”,能够实现201:1的推比,同时还具备矢量控制的能力,解决星际飞船在太空飞行时的需求。
因此“炎1”火箭上将会使用26台“双曲线发动机”,提升运载能力,这也是星空航天第一次实现并联发动机技术实验。
至于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将在“炎1”火箭使用之后之后逐步被淘汰,同样淘汰的还有“仙女座”载人航天飞船,在未来星空航天的载人航天任务都将由新一代的星际飞船所替代。
经过2年多的开发,点火实验之后,“炎1”火箭终于要到了面世的时间。
……
“明天是愚人节,你们公司为什么选这一天进行试射啊,听上去怪奇怪的。”
在金陵的家中,林浩正乖乖的坐在床上看着陆离从衣帽间里不停的进进出出,收拾行李,因为两地温度的差异,还必须得带两套不同季节的服装。
“没办法,火箭发射窗口可不看日期,之前我还担心试飞工作会因为台风而推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