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2 / 2)

黑科技之树 学者医 2760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现在科技树之间将林浩对于核物理学的认知提升了好几个阶段,这些都是奥斯特文明之前在发展时一步一步走过的路程。

地球因为有了林浩的存在,忽略了过程中那些弯曲错误的研究方向,如果林浩能够在现实世界成功实现冷核聚变的话,毋庸置疑,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将彻底跨越到星际时代。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最缺的同样也是时间,如果任由人类文明去发展,上千年后这些问题肯定迟早会被解决,但林浩等不起。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有个帮手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科技树核心总是会找出他目前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而他也可以将星空科技核动力研究所的工作提升一次层次到冷核聚变领域,反正之前的激光点火核聚变技术,中核工业同样也在研究。

早日实现对于核聚变技术的高效利用,才是提升生产力最重要的一步。

由于冷核聚变技术的内容非常多,林浩一时还看不完,因此只能把这件事记在心里,慢慢研究。

没想到,工作节奏才放松不久,就来了两个难题等着林浩,而且一个比一个难。

尤其是刚刚看到的冷核聚变技术,只要林浩彻底掌握,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现实世界建造一个冷核聚变反应堆出来。

“继承者,我希望能够尽快推进你们文明星际化的发展,尽早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外星球,到那时,资源的获取也就不成问题。”

在林浩离开科技树的时候,科技树核心最后留给他这样的一句话,让他沉思不已。

这应该是科技树核心第一次对他做出期待,不知道为什么,林浩总感觉这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难不成是怕自己生命时间太短,想要尽快将科技树里的技术解锁吗?”

林浩自顾自的想着,确实在科技树核心看来,人类短短上百年,甚至连百年都没有的生命长度,着实有些短。

如果林浩在自己的生命尽头都没办法走到科技树核心所期望的那一步的话,那它就只好再寻找一个新的生物进行培养了。

那时重新来过,所耗费的时间更长,更不值得。

现在首要做的是把人体机械臂的研究工作交代下去,至于冷核聚变技术,林浩也知道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不过上次货运星际飞船从月球送回了000kg的月球土壤样本,这些已经足够星空科技公司进行研究,最起码可以获得不少氦-3气体,将来在进行实验时,不用担心氦-3资源短缺的问题。

只不过处理这000kg的月球土壤,难度一点都不小,而且它还不能接触地球环境,得保持在真空状态。

这些条件对于星空科技公司以及国家航天科技集团来说,都是一大挑战,只能在文昌建造一个大型月球样本处理实验室,而且内部还得保持真空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月球土壤才能从货舱之中慢慢取出。

林浩的意识清醒过来没多久,就收到了星空航天发来的报告,第一批次的月球土壤样本,已经成功取出,接下来将会慢慢作业,就是工作效率有点低。

这些月球土壤样本必须得人工处理,暂时没办法让机器替代。

看到这里,林浩坚定了要在月球建设资源处理中心的想法,以后从月球运回地球的只能是已经处理好的资源。

而不是原材料,地球和月球环境的不一样,导致很多在月球非常方便的事情,在地球做起来难度异常大。

在月球无重力的情况下,航天员取得那000kg质量的土壤岩石样本非常轻松,但在地面,重力因素就无法避免。

只不过以后兔子再去别的国家拜访,就可以非常大方的那,2kg送给对方作为国礼,而且这怕是最珍贵的国礼了。

想到那副画面,林浩就想笑。

第六百二十三章惊人的火星移民计划

除了可以在月球处理氦-3之外,其余最重要的资源并不是稀有金属以及稀土,而是钢铁。

没错,就是地球存量非常多的钢铁,但大气层外的钢铁与地球上现在的钢铁并不相同。

同样和鹰酱脱不了关系,要知道在地球上从945年之后生产的钢铁都有一定程度的放射性。

这使得它们不适用于制造与放射物有关的精密仪器,比如盖格计数器、全身辐射探测仪、以及一些光学、航空航天的仪器。

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都非常需要945年以前生产的钢铁。

至于原因,和那年在鹰酱在沙漠中进行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蘑菇蛋实验有关。

自拿以后的三十年间,地球上的蘑菇蛋爆炸实验进行了上千次,这些蘑菇蛋爆炸试验产生的大量放射性尘埃,主要是钴60元素进入了空气,使得大气的背景辐射量激增。

当时普遍使用的贝塞麦转炉炼钢法需要把空气注入锅炉,制造出来的新钢里就会含有空气中的这些放射性同位素。

哪怕后来使用碱性氧气转炉钢,使用纯氧代替了空气,但仍然使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原料,含有辐射是难免的事情。

精密仪器需要极低的背景辐射才能达到最佳灵敏度,为了制造这些仪器,生产商只能使用第一次蘑菇蛋爆炸前生产的钢铁。

至于这些钢铁的来源,就靠从大海中打捞945年之前生产的沉船来获得了。

同样低辐射铅金属也是稀缺资源,需要打捞。

但过去几十年以来,945年以前沉船的打捞工作越来越难,海底的沉船也就越来越少,毋庸置疑,总会有用光的一天。

这个时候,太空冶炼金属,就展现出了它的作用,在月球或者太空其他地方生产低辐射金属,再送回地面进行使用,成为补充低辐射金属储量的一种最佳方式。

当虽然现在一些实验室也在开展低辐射金属的生产试验,但成本比生产那些精密仪器都要高,根本没有办法普及。

因此林浩就想到了太空冶炼金属的想法,同样不能浪费,在月球以及火星开采铁矿,进行冶炼,成为将来金属冶炼所必须的一环。

坐吃山空,哪怕大海里埋藏的沉船再多,也不抵人类使用量的不断增加,用光是迟早的事情。

随着将来星际运输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从太空运回金属的成本要远低于从4000米以下的海洋中打捞沉船。

林浩的意识从科技树中醒来之后,立马投入到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