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1 / 2)

黑科技之树 学者医 2302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股市顿时动荡了起来,台积电的股票瞬间暴跌了5%,中芯国际的股市也涨了3%。

公司股票大跌导致台积电立刻展示满满的生存欲,赶快发布了新闻报道的事件是假新闻,台积电跟华为公司的合作暂时不受影响。

留下忙碌的就剩台积电的法务部门,来检查鹰酱家的这一份制裁令,看能不能继续给华为公司交货,毕竟小钱钱这种东西,谁都不想放弃。

而星空科技、华为公司、国资委的合作意向在深圳整整谈了三天,才把具体细节谈拢,并且3方打算在2天以后在深圳宣布新公司的成立。

为了抓紧时间,由国资委委派的考察组已经到达长安市,考察建厂场地工作,华为公司的订单需求实在是急,为了解决被人卡脖子的问题,国资委下了最大的决心来处理。

当然有了国资委的名义,各种工作都很顺利的展开,厂房用地以及配套设施已经在协调当中,预计投入生产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

到时留给华为公司的时间就很有限了,不过起码现在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就已经能够让所有人舒一口气。

而星空科技集团产品的配件解决方案也得到解决,摄像头生产方,日本LEICA公司将负责提供新品的摄像头的供应。

内存条等等一些基础的配件,还好国内这几年这些配件生产的质量已经有所突破,所以产品配件在经过测试以后也全部选了国内厂商。

至此星空科技的产品成功实现了所有配件基本国产化的目标,来自鹰酱家的配件占有率下降到了0%。

在生产技术产品配件方面实现了双方彻底的脱钩,也算成全了金毛的愿望。

第六百八十九章石墨烯材料芯片技术

华芯半导体制造公司这次和星空科技的在网络安全方面合作非常成功,在业内也引起不小的反响。

主要是现在星空科技公司生产昆仑服务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光是星空科技公司自己就有一大堆订单。

芯片生产规模也成为限制产能的一大因素,因此企业业务部总监李铮打算授权以及提供技术由华芯半导体制造公司来生产昆仑服务器所需要的芯片。

当项目计划交到常务委员会的时候,在会议室里的众人很明显看法都不一致。

“这笔芯片订单完全可以交给我们公司自己来完成啊。

正好可以在琼州以及魔都新建芯片生产线,现在国内已经有5个省份实现可控核聚变核电站供电了。

如果这个时候投资的话,应该最恰当。”

“不行,现在的生产规模已经足够大,是最适合我们公司需要的,如果盲目扩张,很容易带来问题。

而且下一代芯片技术研发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没必要把钱投资在硅原料芯片上。”

见有人提出想扩大芯片生产规模,李欣立刻表示了反对,从林浩那里他可知道最新芯片技术研发的进度。

“我觉得李总的建议不错,我们公司没必要再投资上百亿新建芯片生产线,华芯现在的生产规模足够满足我们的需要。

如果让他们承担我们公司芯片需求的话,再恰当不过,代工是最好的选择。”

“不行,我觉得还是我们公司自己生产比较好,再说华芯虽然是有我们公司的股份,可我们并没有参与管理的权利,前不久他们公司被网络勒索的事情忘了吗?

我对他们公司的网络安全情况非常没有信心。”

看着眼前这些子公司CEO的意见,李欣也觉得有些头大,毕竟生产出来的芯片最终使用者还是这些子公司的产品,出了问题,他们也不愿意。

但大部分人都把目光看向坐在会议室一角做会议记录的林助理。

公司常务委员会会议林浩经常不参加,于是就让林助理代替自己旁听,顺便做会议记录,等林浩有空的时候再细细看。

……

……

行政中心会议室里,有关扩大芯片生产线的会议讨论的热火朝天。

而在星火实验室的芯片技术开发部里,林浩和曹原安静的待着这,没有人来打扰。

“今天公司不是开会讨论扩建芯片生产线的事情嘛,你怎么没去参加呢?”

休假一个星期之后,在芯片技术开发以及航天技术开发上,都离不开林浩。

在家里,林浩也一样得办公,于是他就结束休假,回到公司,起码效率要高上一些。

“嗯?你怎么知道今天的会议主题啊,消息这么灵通的吗?”

林浩抬头十分好奇的看向曹原,会议内容他也是在召开之前才看到的会议简报,对李铮的计划,他这里还没什么想法。

“嗨,在公司里怎么可能有不透风的墙,这些小道消息早就传开了。

毕竟涉及到400多亿的投资,谁又会不心动呢。”

“没事,不着急,在公司这么多年,我就学会一件事,那就是不能轻易做出一个决定,否则将来想后悔都难。

不过好在你解决了芯片生产原料的问题,算是最好的消息吧。”

新芯片生产线建设的计划,林浩并不关心,因为曹原已经搞定用石墨烯为原料生产芯片技术,而且非常成熟。

再配合光子芯片技术,林浩可以想象,这将是一场半导体产业革命性的技术。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芯片作为计算核心硬件,早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哪怕小到一个音响,大到一座数据中心,都离不开芯片。

而且随着智能汽车的畅销,芯片一直处于高需求产品。

这8年下来,国内庞大的芯片市场需求,也才好不容易养出了华芯半导体制作公司,达到替代台积电的目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太空商业化水平的提高,对于芯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只不过由于宇宙独特的电磁环境,哪怕在地面上芯片技术已经发展到1nm的阶段,在月球以及空间站内也使用的22nm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