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会四分五裂,也会重创氏族世家子弟,这样一来,短时间内这些氏族一定不会插手寡人的事,妙啊,真是妙啊。”
“哈哈哈,秦莽,你不愧是寡人的福将啊。”
嬴政笑了,一个推恩令的腥风血雨,他已经能够感受到了,而莽夫则是再次开口。
“陛下,朝堂之上其实现在已经基本和氏族世家挂钩,就算是分化了氏族世家,我等也无法从民间招收更多优秀的贤臣。”
这句话直接击中了嬴政一直担忧的问题,因为大秦实施的是商鞅变法,所以能上来的都是利用军功的。
征战四方需要猛将,而治理国家却需要大量的文臣才行,而这些文臣大部分都是从氏族世家里面出来的。
这样一来从根本上就没有解决问题,只是勉强让氏族不敢插手而已,而且如今六国已经打下来了,差不多快到达饱和的程度。
到时候若是把土地全部分出去的话,那么到时候就是无地可分,长此以往,秦国必定衰败下去。
“唉,寡人如何不知其中弊端,可惜商鞅已死,寡人也亦是有心无力啊。”
“陛下,臣有一愿望,臣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字一句全部击中了嬴政的内心,瞬间嬴政双手有些颤抖,随后忽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果然,寡人是天命之人哈哈哈。”
“能说出此言者必定是我秦国国士啊!”
“寡人未曾想,此等无双国士居然就在寡人身边。”
“陛下,我又一计可解当今之危,此计可护我大秦千百年传承。”
“但说无妨。”
“普及教育,广开学院,开设科举!”
十二字真言直接让嬴政愣住了。
“普及教育,让我大秦子民拥有强烈的归属感,开放知识,让氏族世家不能再愚弄百姓。”
“广开学院,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唯有广开学院我等才能让下一代更加繁荣昌盛。”
“开设科举,吸收各地人才,设文武状元,文为官,武为将,设乡试、会试、殿试,考试必须有担保人,若是作弊,必定连坐之。”
一瞬间,嬴政似乎看到了往来不绝的学子在不断朝着咸阳前进,眼中的希望圣地,就是咸阳城一般。
一下子嬴政看莽夫的眼神都变了,随后他立刻站起来,然后对着莽夫深深的鞠了一躬。
“陛下不可。”
莽夫打算上前扶嬴政,然而嬴政则是十分坚定的看着莽夫。
“先生屡次指点寡人,为我大秦做的种种一切,此礼先生受得起。”
说完嬴政就要鞠躬下去,这可让莽夫有些尴尬了,而嬴政依旧倔强的看着莽夫。
从称呼上就可以知晓,嬴政眼中莽夫的重量有多重了,可以说十个李斯都换不回一个莽夫。
之前在嬴政的心中,莽夫只能算是一个贴心的下属,后来就是变成了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小弟。
然而现在从莽夫的种种政策,不管是之前的千字文活字印刷,还是后来的推恩令和科举,这些都是利国良策。
单独一条拿出来都能让一个国家繁荣昌盛起来,而莽夫则是连环计策,这重量丝毫不比商鞅的商鞅变法要轻。
要知道商鞅变法可是筑起了整个大秦帝国,而莽夫的这几条策略甚至比商鞅变法还要更加厉害,可以说只要不作死,基本上就可以啃老啃上数十辈了。
第136章 推恩令的恐怖
“疯了疯了!”
推恩令下来的一瞬间朝堂之上的所有人立刻瞪大了眼睛,而且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更加不敢相信的则是那些氏族世家。
要知道这些氏族世家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的,这个时期讲究妻妾成群,每个三五个的都拿不出手。
加上古代有没什么防孕措施,坏了就生下来,这样一来,哪个氏族中谁还没有三五个孩子。
而且有些根本理不清,大量的私生子啊,庶出啊,都疯了,嫡长子也疯了。
“该死,这些庶出的都想造反不成!”
往日里这些氏族嫡长子都是十分嚣张,家族中的资源基本都是倾注在他们这些嫡长子的身上的。
而现在这个推恩令一出,无意是让本来只能作为联姻对象的庶出子瞬间得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和嫡长子争权夺势的机会。
“哈哈哈,多谢陛下,陛下圣明啊!!!”
一个本来十分优秀,却因为是庶出的原因,只能辅佐嫡长子的少年,疯狂的大笑道,他的眼中带着星河灿烂的光芒,心中的唯一信念就是此生就算为陛下而死也值得了。
“哈哈哈,陛下,我等必定为陛下赴汤蹈火肝脑涂地!”
一个个庶出疯狂的大笑着,仿佛在发泄着自己的压抑,甚至夺门而出,大量的庶出子弟全部聚集在了王城宫门之处。
“多谢陛下,我等必将为陛下征战四方,死而不悔!”
原本他们是没有继承权的,甚至会作为联姻的对象,甚至还过的不如一条嫡长子养的狗,但是现在陛下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虽然是一个机会,但是这些庶出子弟都疯了,疯狂的崇拜起了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