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家老爷,姓梁名厚。”梁夫人下意识回答。内心上,她还是很怕捕快的,更何况她害过人。
宁小七问梁老爷:“为何她说你叫梁厚,而非高福仁?”
梁老爷忙辩称道:“改名后,庄里谁也不准提高福仁。如今已近三十年,她叫习惯了,哪里还记得久远之事?”
梁老爷对梁夫人挤眉弄眼,梁夫人连忙说道:“是是是,捕快爷,我改习惯了,忘了他的原名。”
“捕快爷,高家庄被屠,高福仁这个名字就是根刺。每次提及,我都内心惊慌。若不是捕快爷今日前来,恐无人再记起高福仁这三个字。”
宁小七用醉眼朦胧往大门里扫了一眼,看到了梁老爷的家人,还有梁老爷的小妾。
那小妾近四十岁,倒和江颂这个四十多岁的江湖汉子有点配。
“梁家庄归哪里管?”宁小七问道。
“归临槐镇管。”
宁小七指着梁老爷与梁夫人道:“你俩随我去临槐镇镇衙,若镇衙证明你是高家庄之人,当年抢走的财物便归还于你。”
梁老爷看着二十多辆马车和一群马,不由眼睛放光,对着家丁喊道:“来人,快把马车牵来,我与夫人跟随捕快爷去镇衙。”
“江武师,请你骑马,带上护院与我同行。”梁老爷有点放心,又让江颂同行保护。
江颂是梁家庄武师,自然要听梁老爷的吩咐。点头答应后,指派护院牵马来,点了一半的人手护送梁老爷。
这些护院可没有马,他们要走路或跑步前进。
梁老爷又吩咐来二十几个会驾马车的人,等到了镇衙确定身份后,好将这些马车驾回梁家庄。
宁小七也不说明,其实高家庄被抢的财物,分的分花的花,所剩不过十两银。
“梁老爷,此地我不熟,你们前头带路,我的车队在后面跟随你到镇衙。”
梁老爷欢喜地点头道:“好好好。”
此镇令并非三十年前的镇令,他能知道什么?塞十两银子,镇令定会帮他说话。
到时候,这一车队的财物,还有那一群马,都是他的。
真没想到啊,临到老,还有这么一笔横财。
梁老爷与梁夫人上了马车,下令道:“出发,去镇衙!”
第120章 入镇引得人心慌
车队进入临槐镇,顿时引起一阵恐慌。
谁见过一排车上都挂着人头的车队?
没见过。
没见过,如今出现在眼前,当然心慌。
不知这车队是强盗呢,还是什么武林魔教。
好在有人认识骑在马上的江颂,知道是梁家庄的梁老爷来镇上。只是不知梁老爷带着这个古怪的车队来临槐镇,又是搞的什么名堂。
随后,便有人发现了队伍中抱着酒坛喝酒的宁小七。
一个捕快,其马车上还挂着四颗人头。最让人注意的是,这个捕快腰间,居然挂着个金葫芦!
还有车队后跟的一群马,领头的那匹马似乎是个马王,那高贵的气质,即便是不识马的人看了,也会觉得这匹马非同一般。
更何况,马背上的鞍,是金马鞍!
金葫芦、金马鞍,这个捕快是真的捕快?
这般大的动静,早惊动镇上的捕快。想要喝问车队为何挂着人头招摇过市。可一想到如此多人头,不是一般人能杀得过来,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便又不敢再吭声。
万一惹到那些邪恶的魔教,包管让他们生不如死。
做个捕快而已,岂能真的要出生入死。工食银又不多,犯不着搭上自己性命。
待看到身着捕快服的宁小七,心里更加奇怪。
“兄弟?打哪儿来的?”一个捕快壮着胆子问。
宁小七看到有捕快问话,立即放下酒坛抱拳道:“锦肖城捕快宁小七见过两位。两位可要喝酒消消渴?”
一名捕快顿觉口渴,咽口水想要喝。却听旁边的同伴说道:“还在应卯公干,暂不便喝酒。”
“你从锦肖城来,这些人头?”
宁小七指了指裘海山的人头说道:“此是悍匪断海拦山裘海山的人头。这两个是他儿子裘龙、裘虎人头,这个是毛侯的人头。其他人头,皆是同一伙强盗。”
“断海拦山?他就是断海拦山?啧啧,此匪剽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听说已是丹劲大宗师,居然死了?你不会搞错吧?”
宁小七站起来,将垫在屁股下的一块木板竖起来。竟是一块牌匾,牌匾已有年头,显然不是最近才制成。
这是宁小七从寨子的威虎堂上取下作证所用。
两位捕快定眼一看,牌匾上正是“断海拦山”四个大字。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