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古怪的武功,寻常人根本不容易炼。或许,李玉堂的敌人与皇宫陷害他的那人是同一个人。
李玉堂今早听包大人说了,宁小七昨日才升了四品官级,与他同级。
四品护卫,是护卫中最高官级。不能再高,再高就逾越了。当然,若是再加封御前带刀,虽同为四品,御前带刀会比普通四品要高。
宁小七官至四品,可御前带刀,能自由出入皇宫面见圣上,按理说,宁小七的地位要比李玉堂高。
所以,哪怕宁小七是捕快,年纪比李玉堂年轻,李玉堂见到宁小七后,还是要先向宁小七抱拳行礼:
“李玉堂见过宁神捕。”
宁小七抱拳回礼:“见过李护卫。”
“李护卫忘记了哪些事?”宁小七问李玉堂。
李玉堂想了想,说道:“只记得一年前的事。从我发现问题后,一直在回想,但一直未想起来。”
包仁杰道:“我与他详谈后,他才发觉自己失去记忆,最近一年的事基本记不得。”
宁小七点头道:“我相信你,你没有参与加害岳巡察使。你中了敌人的入梦迷魂功,所以失了记忆。”
第440章 前往百草谷
“入梦迷魂功?”李玉堂没听说过这样的武功,叹道:“竟有如此诡异、霸道的武功。”
什么武功,竟能让人失去记忆?
真是可怕!
而这门武功,竟然很少人知道。至少,李玉堂没听说过。
包仁杰内心惊讶,他没想到宁小七一眼就看出端倪。而这入梦迷魂功,他并不知晓。
他只以为李玉堂失忆,是因为撞击到头部。或是被敌人打中脑袋,或是摔倒时脑袋撞到石头上。这样的情况,是有过的。
结果,却是一门武功所致!
长见识了。
看来,宁小七能被称作神捕,并非徒有虚名。圣上看重他,也绝非被他所骗。
宁小七,还是有两下子的。
皇宫陷害宁小七案,圣上并未交由理廷寺调查。此事涉及皇家,圣上只让皇宫内自查,并要求封口不得外传,故外人极少知道。
皇宫自查的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
宁小七问包仁杰:“包大人,我们何时出发?”
包仁杰道:“越快越好。由太子殿下掩护你们出城,不让人认出李护卫。”
宁小七道:“那就现在出发。我们分开走,城外汇合。”
秦风道:“不用分开。李护卫与我同坐轿中,我送宁神捕出城,城外送别。”
宁小七道:“太子殿下,太过隆重反而不好。”
“正要如此,太子殿下才有出城的借口。”包仁杰道。
宁小七暗道,你这家伙,原来早想到这点,所以一早赶过来。
随后,李玉堂钻进太子的轿中。他到时会施展轻功,不让轿子加重,抬轿之人不会察觉。
用轻功不让自己给轿子加重,但凡会轻功者,都可行。比如一些高明的盗贼,就用轻功瞬间进入轿底,藏在轿底之下进入戒备森严的地方。
又在轿子放下前,从轿底钻出躲在路边可藏身之处。
因轿子遮挡抬轿人的视线,抬轿人又是向前看,所以很容易被身手敏捷的盗贼得逞。
而高明的盗贼,其轻功通常很高。提气轻身功法,让轿子不会增加多少重量。
不过从太子府到城外,期间相当长。若非丹劲大宗师,很难坚持持续不断施展这样的轻身功法。
李玉堂可以,他是丹劲大宗师。
按说,太子身边的人,哪怕是抬轿的轿夫,都是值得信任的。他们就算察觉出轿子重量有问题,也不会多问多想。
可,若不用轻身功法,轿子是两个人的重量。轿杆的弯曲度,轿夫的气息和步伐,有眼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轿子不对。
所以,李玉堂还是在轿子里用上轻身功法,让轿子只有一人的重量。
太子亲自将神捕宁小七送出城外,在城外以酒送别。
神捕宁小七剿灭五大杀手组织的事,已被四处宣扬。说书先生开始编说宁小七剿灭杀手的事迹。
皇帝重赏宁小七,官级由六品跨过五品,直升至四品。
而太子识才重才,将为民除害的宁小七送至城外,也成为美谈。
许多人,看见太子的轿子,看见宁小七与他的乌骓马。哪怕与太子同行,宁小七也一样拎着金葫芦,时不时喝上一口酒。
偶尔的,打个酒嗝。
出了城,太子要十里相送。在十里亭外,摆上案桌与酒,两人喝上一壶,宁小七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