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你竟喝醉了!”
说完,开启同归于醉的宁小七也跟着醉倒。
醉酒偷拳!
这一醉,一人一猴竟到第二日太阳出山,才将他俩晒醒。
“奇哉怪哉。”孙悟空挠头说道:“俺老孙难得一醉,昨日竟喝醉。”
宁小七道:
“或许是因为这酒,是六耳猕猴酒。这六耳猕猴曾假冒过你,拿他泡的酒相当于拿你泡酒。自己喝自己,故,有此一醉。”
孙悟空笑道:“宁捕快,你这醉鬼,竟有自己一套醉理。”
两人驾云,一起回到唐僧栖身处。中途,孙悟空顺便化斋,带回去给唐僧吃。
可见,孙悟空还是尊师重道的。
那唐僧,见到孙悟空后,又是欣喜又是哀叹:
“悟空,你终于回来了。为师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是无力再走。”
孙悟空送上斋饭和水,说道:
“师父请用斋饭。”
唐僧感动落泪,说道:“悟空,细细想来,这取经一路,多亏有你照料为师。八戒和沙僧,终不如你。”
随后,又问起八戒和唐僧。孙悟空将宁小七的说法告诉唐僧,唐僧这才信了七分。
不信也没办法,八戒和沙僧迟迟未回。唐僧又在原地等了三日,这才重新上马往西天启程。
孙悟空回花果山拿回行李,没了八戒和沙僧挑担,还和才过两界山时一样,只有孙悟空一个徒弟,由孙悟空挑担开路。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走遍春秋与冬夏。
这一日,三人前行时,感觉到越来越热。
唐僧摇头道:“这天气,正应秋高气爽,为何却如夏天火势?”
孙悟空道:“想必是秋老虎。”
他们又往前,见到路边有座庄院。这庄院,红瓦红墙红门红窗,如火一般红红一个庄。
“悟空,有人家。快去化些斋饭,顺便问问,为何这般炎热。”
孙悟空放下行李过去,正好一个老者出来。老者看到孙悟空模样,吓得惊叫:
“妖怪,在我门口想要作甚!”
孙悟空行礼道:
“老施主休怕,我不是妖怪,是东土大唐钦差上西天求取真经者。那边是我师父,一路行来又渴又饿,想来化些斋饭,并拜问老施主,为此地地名,为何这般炎热?”
老者看见唐僧白净脸善,不像是恶人,这才请唐僧、孙悟空和宁小七进门。
又吩咐小的上茶备斋饭。
唐僧先谢过,问老者:“敢问公公,此时也是秋天,为何还这般炎热?”
老者道:“此地名唤火焰山,一年四季如夏炎热,无春无秋。”
唐僧问:“火焰山在哪边?我取经往西去,可有挡路?”
“那火焰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经之地。火焰山,连绵火焰八百里。四周寸草不生。”老者摇头道:“就是你有铜头铁身,过此山也要化成铜汁铁水哩。”
唐僧听得大惊失色,心中暗道:这如何是好。
门外正好有一少年男子推红车而过,叫卖糕点。孙悟空去买,却是糕烫如红炭。
孙悟空将糕在双手来回倒腾,叫道:“好热好热!难吃,难吃。”
男子笑道:“这里便是这般热。怕热莫来,嫌烫别吃。”
孙悟空被嘲笑,气道:“此地这般热,无春无秋,五谷不结,如何有糕粉做糕?”
男子道:“只需求铁扇仙,便可得。”
“怎的得?”孙悟空奇怪。
“铁扇仙有把芭蕉扇。将芭蕉扇求来,拿此扇,扇一扇便可将火熄灭。”
“扇二扇,则生风。”
“扇三扇,就可下雨。”
“如此一来,我们就播种,收割,养得五谷生。”
孙悟空看到有办法过火焰山,赶紧返回将糕给唐僧尝,还说:
“师父莫愁,有法子过火焰山。”
他又问老者:“老人家,敢问那铁扇仙在哪里住?”
待老者听说孙悟空要求芭蕉扇灭火,摇头道:“你恐求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