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
和往常一样,路易斯在电脑前完成着自己的工作,查看着一份份或有用或无用的文件。作为一个FBI文职人员,他很享受这份工作。然而,电脑的屏幕上突然弹出了一段音频,打断了路易斯的思路。
看了看发送人,路易斯笑了笑:“又是科恩特那个家伙。”
带上了耳机,经过了简单的安全监测后,路易斯便打开了这段音频。他可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播放音频,不论是从工作规定还是个人影响来看,路易斯都不想给自己找不痛快。
还记得在培训那会儿,因为不严谨操作,路易斯当场放了一段小猪佩奇,惹得自己顿时成了全场焦点。即使是现在也时不时被提出来给新人当做反面教材,以至于现在路易斯都不敢再音频外放。
但随着对音频内容的了解不断加深,路易斯逐渐失去了最初的云淡风轻,脸色也开始严肃起来。听完了最后一个音节,路易斯沉着脸摘下了耳机,有些踌躇不决,最后咬了咬牙,还是将其复制了一份,走进了自己上司的办公室。
“路易斯,有什么事吗?”看着进门的路易斯,亚历山大挑了挑眉,感觉有些诧异。路易斯是个存在感很低的文职员工,除了往常的工作汇报和上下班外,亚历山大几乎和路易斯没有见过几次面,这次路易斯却突然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这让亚历山大有了不详的预感。
“亚历山大主管,我这里刚刚收到一份音频。”将复制的音频交给亚历山大,路易斯有些惴惴不安,“科恩特探员可能遇到了危险。”
“科恩特?我知道他,就是之前提交报告申请调查某个神秘组织的那个探员吧。”听到了路易斯的担心,亚历山大的态度也开始严肃起来,“听说他的申请被上头驳回,最后草草了事,难道和这事有关?”
亚历山大不愧为FBI的负责反恐反情报的助理主管,长期的任职经验铸就了他对犯罪的本能感应,只是从路易斯的只言片语中,亚历山大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有了接近事实的猜测。
将音频载入独立的工作电脑,亚历山大的手指扣着富有韵律的节奏,开始播放这段音频。
“你,你们到底是谁?”
只是听了一句话,亚历山大就分辨了声源是谁。对于科恩特这个才华横溢的FBI探员,亚历山大也是记忆尤深,对于他的声音自然也不会陌生。虽然因为音频的原因音色稍稍有些变化,但亚历山大还是立刻断定,说这句话的就是科恩特。
只是,科恩特语气中的虚弱和无力让亚历山大皱了皱眉。很明显,这是一次针对科恩特乃至FBI的预谋。科恩特的行事路线并不固定,唯一可以准确遇上科恩特的也就是FBI在荷兰的分部。能在FBI的地盘绑架科恩特,这其中蕴含的意味就很值得深思了。
“科恩特先生,知道太多不是一件好事,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们只是想告诉FBI,他们最近可能要忙了。”
“什么意思……”
音频只有一秒左右,在这里便中断了。瞥了一眼路易斯,确定了这便是全部以后,亚历山大示意路易斯离开,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内沉思,与此同时等待着技术组的报告。
而在这段时间内,亚历山大连续拨通了几个电话。十分钟内,FBI的危机事件反应小组到位,内部的几位实权代表紧急上线,一场高规格的会议在严格保密下在网络上展开。
自美国联邦调查局1935年7月1日正式建立以来,FBI处理过多起性质恶劣的案件,在维护美国安全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如今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探员遭遇目的性绑架的事件,这简直就是抓着FBI的脸打了几个耳光还踩了几下一般。
“目前可以确定音频来源是FBI高级探员科恩特,目前科恩特及其同事劳拉已经失去联系,最后的踪迹在FBI驻荷兰阿姆斯特丹办事处。”
“现在还没有组织正式发布声明为此事负责,技术部正在努力追溯发信地点,但对方的反追踪能力很强,短时间内很难有突破性进展。”
“和荷兰官方接触完毕,对方表示愿意配合FBI的调查,但和科恩特探员的相关监控全部遭到修改,无法还原。”
“心理分析暂时没有得出结果……”
……
一时间,整个FBI总部都因为科恩特而被动员起来,各种相关的资料源源不断地向本部汇集。科恩特近期的所有行动报告被翻了又翻,只为了能找到一丝有用的线索。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荷兰也暗暗地展开了搜寻。根据阿姆斯特丹城区的监控,FBI已经将科恩特所处的位置缩小到了荷兰城。
“报告,刚刚接到CIA的请求,一份记载驻外特工身份的名单泄露,最后信息显示FBI。”
……
——分割线——
五分钟后
“也就是说,对方想要通过科恩特传达的‘忙’就是这点,那么为什么偏偏是科恩特呢?”在CIA的消息传来后,亚历山大有些头疼地得出了结论。
“亚历山大主管,很可能是科恩特在之前要求调查的那个神秘组织有关,而CIA最后的线索指向FBI也可能是其故意泄露的。”经过了特别小组的分析,一个相对靠谱的猜测被普遍接受。
作为美国最重要的情报机构,CIA的机构涉及面以及其招收过程相对于FBI来说更为混杂,也更容易出现差错,因此部分在外特工名单泄露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在往常的记录中,因为其他组织的刻意窃取甚至是意外出现的名单泄露事件屡见不鲜。除了在人民认为的间谍行为外,CIA甚至还会遇上政府出现失误主动泄露的情况,也曾一度成为笑柄。
但这次的泄露事件显然比以往的更加严重,不同于平时几个乃至几十个特工身份的泄露,这次的泄露名单包含了大部分潜伏在中东的特工,几乎囊括了CIA在中东的大部分暗线。一旦泄露,CIA布置在中东的情报网将会受到不可逆的摧毁。在如今中东局势依旧处于混乱状态的情况下,这份名单的价值不可估量。
“能有这份实力以及动机的应该只有一家。”眼神深邃地看着刚刚传来的消息,亚历山大忧心忡忡地说道,“除非世界上存在一个科技水平远超美国的组织,否则只有一个存在可以做到这点。”
“需要光刻机,绑架FBI,以及渗透CIA获得特工名单。”
“俄罗斯。”
已经提交了签约申请,在此问问还有多少人看书?
第53章.救援与真相
猜测俄罗斯不是没有原因的,相反,正因为是太了解这个美利坚的旧敌,亚历山大以及FBI的人才将目标锁定为俄罗斯。
美俄争端历来都不是什么秘密,虽说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但很明显两方都付不出足够的代价让他们成为朋友。
作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阻碍,俄罗斯的实力不言而喻,但这更多体现在军事和工业上。前苏联的解体对俄罗斯联邦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就算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遗产,他们与美国在某些方面上仍存在着差距。
而半导体及其芯片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保证美利坚如今的地位,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构建了一个巨大的封锁网,对美国的对手展开了所谓的技术封锁。而俄罗斯的高新技术本身就不发达,在遇上技术封锁更是雪上加霜。
如今的俄罗斯巨熊虽然实力依旧强盛,但已经失去了20世纪和美国冷战的资本,甚至在某些方面正逐渐被小国超越。苏联的遗产固然强大,但等到消耗完毕之时,俄罗斯将不可避免地进入衰弱时期。
当然,俄罗斯肯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联邦湮灭在历史之中,为此,一项针对美国技术封锁,乃至反攻的计划被提出。其目的就是吸收他国的尖端技术,打击美国封锁。
而另一方面,在世界持续和平的时段,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扶持小国进行地区斗争就成了大国主要的角力方式。世界上比较著名的中东混乱,背后就有着俄罗斯与美国等国的影子。
CIA在外特工名单的泄露足以重重打击美在中东的情报网,而光刻机也牵扯到美国的技术封锁政策,在联系FBI探员失踪,有这个胆子,动机和实力的也就只有一直和美不对付的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