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个角度而言,科技是一种世界观,是对事物可知的肯定。而广义上的魔法,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所以被列为所谓的唯心论。
也就是说,存在即合理。
当魔法真真正正地出现在李易的眼前时,李易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魔法真的是唯心的,不可知的吗?
即使是一直遵循的唯物科学道理,人类也还有漫长到无法想象的道路要走,正因为没有心力去思究探索魔法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自古以来魔法好像都只是一种妄想。
但漫威这个涵盖了魔法的世界出现了,作为一种力量体系,探索魔法的人并不在少数,其中更是有着维山帝等巅峰存在,甚至还存在着专门探究魔法本源的组织。
多像是主世界的翻版啊!
“说不定就像是虚拟世界一样,魔法所来源的世界只是个异位面,而联通魔法的方法则是一种类似于心灵科技感应筛选的科技。”
脑海中闪过瞬间的灵光,李易仿佛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即使是如今只有四级初期文明水准的基金会都能做到在普通人眼中近似于神迹的事情,那么发展到了未来,魔法能做到的科学为什么做不到?”
就像是如今仍然无法得出原理的超能力,基金会也不曾将其放入完全的神秘侧。当基金会的科技水平到达了七级,甚至是八级九级的时候,撬动规则所实现的一切又如何不是常人眼中的神灵伟力?
发展到极致,科学能做到的就是曾经我们所幻想的神明!
虽然道路不同,但到最后,魔法和科学殊路同归。存在即合理,这才是唯物科学。
珠峰之谈,不虚此行。调息了自己微微波动的情绪,李易的灵台前所未有地清晰。从古一法师的一番话中,李易收获颇丰。虽然这些认知对自我的战力毫无作用,对基金会的文明进步也微乎其微,但却让李易再度确定了文明的未来方向。
就像是古代的哲学一样,虽然无法让民众的生活更好,甚至感觉还没有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有用,但在未来,我们才能知道这是一笔多么珍贵的财富。
“谢谢您的认可,等我处理完手中的事情,我会去拜访卡玛泰姬的。”
以李易的思维速度,刚刚所想的都只发生在一瞬间。在得知古一法师同意自己使用时间宝石之后,李易点点头,准备告辞。既然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那么也没必要留在这里。
随手将之前使用的茶杯湮灭,李易准备对古一法师辞行,但刚刚站立转身,古一法师的声音就从背后传来:
“指挥官阁下,我能感觉到您在魔法上具有很高的天赋,如果想要,您可以到卡玛泰姬学习魔法。”
离开的身形陡然一顿,李易的脸上浮现出纠结,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还是算了,不过有必要的话,我会去了解一下的。”
以李易的精神力,想要学习魔法的确不会有太大的难度,普通人需要耗费无数岁月才能领悟的奥秘,通过众多实验才能得出的术法对李易来说完全可以利用排除法和归纳法进行稳定输出。
甚至如果李易愿意,可以利用相关的数学公式,操纵魔法盘出的圈都能比其他人更圆润。
科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当完全掌握一件事物的原理之后,就能迅速用稳定的方法进行产出。所谓魔法靠天赋,科学靠生产,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阿斯加德下属的矮人文明,想要打造神器需要无数次的锻炼,甚至最后还要靠一点运气,但当科学掌握了制造的精髓之后,就具备了流水线量产的可能。
也许产量会因为原材料和制作工艺的繁琐而适当下降,但稳定性却远远超出。
这是李易的优势所在,正因为相信科学并不比魔法弱,所以李易才拒绝了古一法师的好意。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李易担心在主世界无法使用魔法。
如果和一开始想的一样,魔法真的依靠异位面,那么主世界未必能满足使用魔法的需求。就算只在漫威世界使用,李易也担心自己所具备的方舟规则会吸引异世界的强者。
要知道,以漫威世界的设定,能修改法则的存在不少。李易担心方舟会引起某些存在的注意,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李易并不打算冒险。
“不过……”
李易脑中闪过一个想法,回身望向古一法师,李易语气中充满了真挚。
“古一法师,介意让我感受一下魔法的力量吗?”
想要知道魔法和科技的交锋,打一次不就知道了?
第228章.科学与魔法的交锋
和古一法师交手,说实话李易的确很感兴趣。魔法有魔法的优势,科学也有科学的特点,碍于主世界并没有魔法的存在,因此李易对这种本应该存在于幻想中的力量体系并不了解。
为了方便对未来的行事作风进行调整,李易认为有必要对魔法进行相关的了解。
“点到即止,指挥官阁下,出手吧。”
镜像空间展开,一阵剧烈的空间波动拂过李易所处的位置。如果李易愿意,只需要逆向制造一个空间装置,李易就能摆脱镜像空间的覆盖。
不过想到镜像空间主要是为了创造合适的交战环境,李易便遂了古一法师的愿。镜像空间固然能对古一法师的战斗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幅,但李易也能就此窥视到魔法真正的威慑力。
严寒彻底远离了古一法师与李易,在镜像空间里,外界的环境因素无法轻易影响到内部,这也方便了李易使用各种高危武器。
要知道,李易如果认真起来,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方舟空间里,除了数量众多的战争母舰群外,还装载着各种各样的武器。量子掌控可以根据不同武器的原理造成相同的效果,但这并不是最佳选择。
能使用现成的,自然是最好的。
不过既然是切磋,许多对碳基生物可以说是即死性的武器自然不能用。脑海中思考了一瞬,李易从方舟空间里取出了一把科幻色彩浓烈的单兵步枪。
RN1型电磁速装填器械,长达2.55米,口径170mm,枪管通体采用二代太空用战舰主装合金,能以每秒十五颗标准磁性弹药的速度填入枪管。与制式的曙光守望武器装备不同的是,这把单兵步枪并不具备任何的发射能力。
对,如果神盾局得到了李易手上的这支单兵步枪,估计也只能研究出这是利用高质量合金制作,内部装载了多种电磁学相关科技的装饰性炮管。
因为在设计初期,这就不是用于武器发生的。虽然常温微型冷核聚变科技已经研究成功,但在每一把电磁武器上安装反应炉提供能源并不现实,消耗的成本太高,基金会承受不起。
更何况,过度充足的能源也只能为高斯步枪提供长久的续航时间,甚至当枪身寿终正寝的时候,反应炉的能源都未必能够耗尽。
这无疑不是明智的选择,因此即使是曙光守望,催动电磁学武器的电池也只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碳基电池。但作为代价,这类电磁武器的威力不会太强,正面击穿掺杂钨钢的SKA装甲估计都够呛。
所以在高危武器有战争母舰,基层装备有SKA系列的情况下,基金会中层武器显得有些尴尬。为了弥补基金会武器链的不足,充分应对各种情况,李易专门订做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