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了当初始皇帝的诏令和思想作为参照,更改法律的前路就会轻松很多。
翻过始皇帝没有掌握大权的那些时间。
看得出来,这些小竹简都是临场记下的东西,很多用的都是大白话,还是需要回去之后整理的原始版本。
可这正是刘季所希望的,白话才能还原人的心境和心情。
花了三天的时间,刘季大概了解了始皇帝的一生,了解了始皇帝的思路和治国的策略,了解了始皇帝为什么战舰在手,平定六国却依然如此艰难,更让刘季心痒难耐的是始皇帝死前发生了什么,为何会有这样的异变?
不得不说,秦始皇能统一六国真的很不容易,在了解了六国的武器之后,更是揭开了刘季心头的一阵疑惑。
明明当初始皇帝收天下之兵铸之咸阳,可是为什么黔首们的家中却依然还有兵器。
原来始皇帝禁绝的是六国发展出来的灵能科技。
比如,韩国所谓的劲弩。
刘季怎么看怎么觉得,按照起居注里的描写,这所谓的劲弩其实应该命名为定向粒子束动能武器,或者叫高能粒子制导射线也挺不错呢?
让练气士们流水线的刻录法阵,然后让天下一等一的巧匠,凭借手感将其拼接在一起,用法阵来加速高能粒子,这样的“劲弩”甚至能够打到十公里以外去。
又比如,赵国的精骑。
这是灵能机械马?还是单人装甲战车?刘季看的目瞪口呆,感觉国家层面的战争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
甚至还有魏武卒,灵能外骨骼装甲,反灵能护盾,再配合训练有素的士兵……
这样的东西虽然受限于原材料以及天赋异禀的负责拼接的工匠数量等各方面因素,少是少了些,但的确六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
张良看着刘季面上的错愕,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些,不是臣想要欺瞒沛公,只不过当初始皇帝焚书的时候下了禁口令。那种法术的效果……面对不知道这种事的人,就算我想说也说不出口的。”
刘季木然的点了点头,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终究还是见识浅啊,这些,只属于高层的秘密,自己若不是从这里得到了解,恐怕这辈子都没有知道的机会。
下层的黔首赶路靠走,通讯靠吼,上层的贵族们甚至已经能够享受自动化的生活。
回想自己一路走来,刘季突然觉得,这不是在打仗,这只是村头过家家。
也不怪刘季没见识,实在是这种东西本来就很少,比如韩国的劲弩,在韩国的官方口径里,号称不足五万。说的具体一点呢,大秦灭韩之后有过统计……八百一十二架。
装备了灵能外骨骼装甲的,真正的魏武卒多一些,魏国也实力更强一些,不需要像韩国那样虚张声势,号称一万不足。大秦详细统计之后,一共一千三百三十四副。
各国都是闭着眼睛乱吹,可是实际上真的很少。见过这些东西的,基本上全都是高层,全都是大将。剩下的,都是死人。
楚汉传奇的给我印象挺深的那一幕,只不过叱问的人换了个?ω?
第七十三章 胡亥真是个大逆子!
数十代人研究出来的东西真的让人很难想象,可惜,刘季看不到了。这些东西都已经被销毁了。在利用了六国的工匠配合着大秦本身的技术,打造出战舰之后,始皇帝为了让其他人再也造不出这些东西,直接就焚毁图册,灭绝工匠。
秦宫之中虽然保留了天下唯一的副本,但是一些个法阵组合的关键所在,却是为了保密,也为了各个家族的利益和地位,由大匠们口口相传,有男不传女,有亲人不传外人。坑杀这些人之后,基本上只能靠后人千百次的摸索,基本上也就宣告了这些技术的失传。
所谓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
这金人既是人,也是战舰,形态转换之间灵活自如。比昔日统一六国之前的战舰更强大的战争利器。这是大秦底定天下的底牌,任何一艘战舰都足以铲平天下的叛乱。
回过头再看,首先发动叛乱的陈胜吴广都是底层出身,然后,他们闹大了之后,竟然没有当场就被消灭。一下子就戳破了大秦这个纸老虎,贵族官僚们才纷纷入场。
“可惜他们弄丢了密码,否则大秦哪里会亡?”刘季可惜的叹道。
不过,丢的好啊,密码不丢自己哪里有站在这里的机会?
这时候,萧何也找到了他最希望得到的东西,大秦的户籍和天下的地图、文书。
“大秦不亡真的是没天理!”这时候萧何看着户籍上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变更,看着那一个个消去的户籍,痛心疾首的说道。
现在萧何入关以后,自然就把这些东西当做了刘季的家底,刘季的家底越厚,他日后统一天下的可能性就越高,到时候萧何的地位自然也就不同凡响。人都有私心,都渴望得到更多,萧何也不例外。
“可惜大秦,始皇帝多活几年,不用多,就多活个二十年就能将这天下安定下来。”张良看到图册,幸灾乐祸的说道。
“此话怎讲?”刘季正色询问道。
张良用法术直接凌空展现了大秦诏命的变化,征发民夫的数量和政策的变化。
一直以来,大秦同时展开各种规模浩大,消耗靡费的工程就很让人奇怪。不断地征召民夫更不是什么明智之选。
纵然不畏惧百姓们造反,可是不种田就会饿死人这总该有人知道吧。
民夫们都去干活了,谁来种田?妇儿能有几把子力气?人都饿死了,始皇帝难道要统治兔子去吗?
从丞相府发出的命令来看。
很明显,始皇帝活着的时候,征召的民夫都是六国最顽固,最反对大秦的那些群体,而关中不仅徭役不算太多,甚至能时不时地享受到始皇帝发的福利。
始皇帝的政策,大概是稳住关中基本盘,然后疲敝六国的民力,这样一来,就算是六国余孽造反,老秦人也可以再次将其扑灭。更不用说有十二金人压底。
持续几代,甚至不用多,只需要那些大秦统一之后出生的孩子们长大,只需要那些六国的老人们死去,再配合十二金人,六国故地就会逐渐安稳下来。这只需要几十年的政策而已。
可惜,胡亥在自家老爹死后就唱歪了经。
那些大约是脑子进了水的政令是出自赵高还是胡亥之手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作为皇帝,别说这些,上到天不刮风,天不下雨,下到百姓不生孩子,让大秦的人口下降,胡亥都要背锅。
总之,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哪怕是晚年他征发徭役最严重的时候,近百万的民夫里,六国的子民大概能占到接近九十万。秦人不到十万,而且秦人还干的都是简单的、轻松的工作。
而胡亥继位之后,一年时间,民夫超过一百五十万,六国的民夫数量反而降到了八十几万,剩下的,有二十几万的胡人,然后就全数都是老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