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杀刘季的倒是不多,毕竟刘季有功啊。有功就意味着杀他名不正,言不顺,就算再想杀他,怎么也得过段日子等到他手中的大军养不起不断地解散大军的时候,到了那时大家再算总账,分个高下。
从心所欲,才是大丈夫本色,现在我们就是不想打刘季,那么我们避而不战才是大丈夫所为呀!
想着找个借口替刘季拖一拖时间,项羽正要开口,就又把嘴闭上了,帐外丝毫没有掩饰的脚步声,听起来应该是项伯的。
‘来了,刘季应该是安然脱身了。’项羽默默地想着,闭口不语。
果然,帐外很快就有人来报,左尹项伯求见。
知道项羽大军已经近在咫尺,害怕项羽直接下令进攻刘季大军的项伯星夜赶回了军营。身边还带着刘季派出的押运财宝的队伍,事情紧急,着急着先将刘季送给联军的财宝送到项羽的面前,项伯二话不说,车马停在帐外,财宝一车一车的往下卸。
当大家伙看到了沛公送上来的一车一车的金银玉饰,绫罗绸缎,车马骨董的时候,突然诸侯几乎都产生了不希望刘季被杀的情绪。这种情绪,在听到这些宝物都是献给大家和项王的时候,真的是达到了顶峰!
好人呐,沛公真的是好人啊!
搜刮了这么多财物,自己一点都不拿,全都送到了大伙儿的面前,虽然有近半都是送给项王的,但是剩下那几成终归是大家伙的不是?
觉得刘季先入关,抢了大家的财物女人的诸侯们也不说话了,甚至话锋一转,转而说起了刘季的好话。诸侯们他们本来就不希望刘季死的名不正言不顺,现在更是如此了。
大家入关为的什么?除了灭秦一雪国仇之外,还不就是为的发财吗?
至于升官,大家或者是诸侯或者是各国的国王,也都站在了各国权力的顶点了。真正骑在头上的也就是项羽这个因为太能打,大家共推的项王。此次入关,能封王的有几个人?所以谁也没指望升官,那就只有发财还有点盼头。
项伯先是送上了财物,然后又特地夸张的说了一下刘季的损失,“项王,沛公为了入关折损大军数万,给阵亡的将士们发抚恤发的沛公就差连鞋都穿不起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刘季损失数万大军?还一分钱都不拿财宝全都送了过来!哦,拿了三个金人,三块废铁而已。这是怎样的精神啊!仁义,大度,豪爽,沛公不愧是能夺下这先登首功的豪杰。
要不是项羽在一旁盯着,各路诸侯真是恨不得现在就分分宝物各自回国享受荣华富贵。
这个时候,项伯再提起刘季的功劳,诸侯就觉得一切又都不同了。
之前觉得刘季该死,是因为诸侯都觉得刘季独自入关,他怕不是把大家一起攻打大秦应该得来的好处都独吞了。
现在,看这个样子,刘季怕不是把大秦百年来的积累都拿了出来,甚至之前秦灭天下的六国的战利品都吐了出来,这样一看,刘季顿时就变得和蔼可亲了起来。诸侯这时候就想起刘季率先入关的功劳来。
斩将,夺旗,先登,项王一举消灭大秦最后的抵抗力量,俘获章邯以下数十万人,固然斩将功大。但是刘季率先登入大秦的首都咸阳,这功劳说起来也不在项王之下呀,更何况有约在先,封他个关中王又有何不可?
刘季拿了大家的财货这个主要的矛盾没了,诸侯们心中就开始研究起怎么对付项羽来了。能削弱他一点是一点,他本来都这么强了,再得到关中,让他成为关中王那岂不是上天?
关中还是给别人来得好一些,你看,这刘季就不错,知情识趣,最重要的是他虽然强,但是项羽更强啊!
项羽太强了,这时候就得加强一下刘季,让他们两虎相争,到时候我们就在后面得利。
再说,刘季诈称自己大军八十万,实际算一算差不多也有大军三十多万近四十万,就算死伤数万。
嗯,一般来说为了虚张声势,损失都是公布少一些,损失数百说成全身而退,损失一万说折损数百,损失数万就粉饰成伤亡过万、既然说是刘季损失数万,那么想来沛公手下的伤亡应该有十万左右?十万左右,那刘季手头应该还有个近三十万大军。
项羽手下诸侯联军虽然号称大军一百二十万,但是满打满算也就五十五万,算上后勤部队,一共也凑不出六十万来。
三十万打五十多万,这种拉开架势正面打的硬仗,就算五十多万大军能赢,那得各国损失多少人马?都是大家的子弟兵啊。
更何况刘季穷的连秦始皇的十二金人都搬了三个,打他有什么好处,能捞到多少财物?必然得不偿失。
大丈夫,就该从心所欲!要不是项羽实在太勇猛无敌,下面坐着的贵族们真是想大喊一声:“沛公手握三十万大军,着实不宜正面为敌啊!”
第八十三章 人类,都是视觉动物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实力受损,所有人都殷切的盼望着项王宣布不打刘季,于是,所有人都期盼的看着项羽。
就连范增也不希望打。只不过他的不希望打是因为他不希望项羽为了杀刘季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而其他贵族是希望分钱分粮食各回各国享受生活去,能分个王位就更好了。于是,在所有人殷切盼望的目光里,项羽暗自点头,觉得自己真是没有看错刘季,果然打消了所有诸侯攻打他的念头,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让诸侯支持起他来。
想到这里,项羽开口说道:“既然如此,看在刘季有功的份上,大军暂且驻扎鸿门,也免得和刘季大军发生碰撞。”
这时候,范增突然起身,对项羽恭敬地行礼之后,劝谏道:“既然项王不攻打沛公,那么何不在鸿门设宴,宴请诸侯,也好分封天下,免得诸侯之间再起纷争?”
诸侯顿时眼神一凝,联想到了当年大周还在的时候,诸侯间的几位霸主。
尊王攘夷齐桓公,会盟天下晋文公,独霸西戎秦穆公,问鼎中原楚庄王……一个个如日中天的名字在当年的诸侯黔首之间传颂,一个个称雄天下的霸主依然回荡在人们的心间。直至今日,这些人的名字依然享有莫大的荣耀。
现在,自数百年战乱之后,继大秦扫灭六国之后,又要有一个这样的诸侯盟主,执天下牛耳之人了吗?
诸侯本能的不想有人骑在他们的头上,但是诸侯一想到项王的战绩,再一想他那非人的武力……也罢也罢,看在他不过是个小儿辈的份上,不和他一般见识,就让他一让,看在他小辈不懂事的份上,让他做这个天下盟主又如何?大不了扶持刘季对抗项王。
各国的高官诸侯自己安慰了自己一番之后,各自理智的选择了从心。
项羽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范增的建议。
…………
送走了项伯之后,刘季看着张良,苦中作乐:“唉,又让你看到我狼狈的样子了,当年是嬴政,现在是项羽,不过看起来这样的狼狈还得持续一段时间啊!”
身份不同,心态也是不同,不同于当年初遇之时那种觉得有些好笑的心情,现在的张良连忙心疼的将刘季的头抱在胸前,将嘴贴在他的耳边,细心地安慰了他一番。
“哈哈,我没那么脆弱,不必担心。”头被张良捂在胸前,有些闷声闷气的刘季笑呵呵的说道,说着,他从张良的怀里挣扎了两下,挣扎了出来,翻了个身,眼中带着些火热。
几个月以来,张良和吕雉都在忙着照顾孩子,没吃过一次饱的刘季的心里像是有一团火在烧。
“叫上姐姐,你动作轻一些。”张良红了红脸,轻轻地推了推刘季。
娥姁和子房所住的营帐。
周围五百米内,除了刘季一个男子都没有,吕雉和张良也是难得的放纵了一次。
但是刘季可惨了,自从修为有成之后,他本来就吃不饱,现在又刚刚尝到点味道就……
等到吕雉和张良都累了的时候,刘季还精神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