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个孤身一人冲向自己大军的王离,特地留手只是割开他的喉咙,留了他一具全尸的刘邦敬佩的拱了拱手,但是刘邦知道自己绝对不会是这样的人。
“厚葬他吧。”
ps:晚上还有最后一更,大概要晚一些,十点以后。毕竟要现码。
╮(╯▽╰)╭
第一百零四章 比内乱,我大齐国天下第一!
就在刘邦刚刚出川的时候。
前来平叛的霸王的大军已经进入了齐国,虽然召集军队的时候,英布敷衍的不过是派出了5000人,可是项羽是决心要惩戒田荣的。
毕竟田荣杀死了项羽所立的王侯,若不惩罚,霸王的霸主地位怎么维系?再者,若是刘项交战,万一田荣在后方攻击项羽的粮道……
没了粮食,项羽拿什么和刘邦打?
楚军入境,可是此时的齐国根本顾不上项羽的大军,今天的齐国依旧在内乱。
…………
赵国大臣张耳、陈馀身为刎颈之交,天下称贤。
可是后来章邯大军围困巨鹿,张耳为丞相,随赵王困守巨鹿。
陈馀为大将军,带领兵马迫于秦军势大,不敢营救,在外围观战。
解围之后,张耳叱问陈馀,陈馀百口莫辩,只好解下自己的将军印玺表明自己并不是因为贪图兵权才对他张耳袖手旁观的。
可谁知张耳竟然趁着陈馀如厕,将印玺捡走,夺下了陈馀的兵权。
从此以后,两人自此结仇。
后来,陈馀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因为手中无兵,又因为无兵,所以没什么功劳,只是被小小的封了个彻侯的位置。
而张耳凭借手中夺走的兵马立功不少,得封恒山王。
这样的差别待遇,更不用说张耳还是踩着自己上的位,陈馀哪里受得了这个,干脆就请田荣援手。
田荣才刚杀田市自立齐王,需要有名望的人支持。于是他借兵给陈馀,帮陈馀打垮了张耳。
陈馀赶走了恒山王张耳,迎接被迁到代国的赵歇为赵王,赵歇又转过来册封陈馀为代王。
皆大欢喜。
可是田荣杀掉田市,自立齐王之后,被封为济北王的田安也不服了。霸王分封诸侯的时候,你连王侯都不是,凭什么你来当齐王?
田安也想当齐王,于是他发兵攻打田荣。
当初在关中,诸侯争相给刘邦好处的时候齐王田荣看着往日刘邦救过他一次的情分上,给刘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所以一时之间面对济北王田安竟然有些坚持不住。
好在他盟友不少,跟着齐王田荣得了好处的赵王赵歇、代王陈馀,还有已经被齐王田荣册封的将军彭越一齐围攻田安。
正是因为齐王田荣实力下降,恒山王张耳虽然失败,但是手里还是留有些实力在,恼恨于陈馀的无情,他干脆就相助济北王田安,反身去打齐王田荣和已经为代王的陈馀。
此时,项羽大军已经到了齐国,但是齐国内部却还打成一锅粥。
除了齐王田荣,赵王赵歇、代王陈馀、将军彭越、恒山王张耳、济北王田安,全都宣称自己遵从霸王的号令,但是又与其他势力的诸侯不共戴天。
可是,就在他们送信给项羽的不久前,情况又发生了变化,两方混战,现在已经是变成了三方混战了!
彭越水匪习气惯了,下手黑吃黑,既打对面的敌人,也黑自己老大田荣的部队。
而齐王田荣统计部队的时候,发现自己被黑,气得他直接两面开战。彭越又要与济北王田安、恒山王张耳打,又要与齐王田荣打,压力极大。
于是,三方势力上表的时候,大家全都声称只要霸王肯接纳,大家都听霸王的,但是对面的两伙人必须死!
送走信件后,齐国的局势又双叒叕发生了变化。
曾经被张耳夺走过兵权的陈馀长了个心眼,一直在偷偷地匿下赵歇的兵马,结果第一次干这个,业务不熟练,给霸王送信的时候,被赵歇的使者发现了。
赵歇一气之下,直接撤兵,转而向项羽称臣,赵国直接平定。
恒山王张耳联合田安的时候,也是老毛病发作,偷偷地从田安手下挖人。
济北王田安打来打去发现恒山王张耳手下越打越多,自己手下越打越少,一气之下反身和张耳决裂。
齐王田荣既打彭越,又打济北王田安和恒山王张耳,甚至在察觉到代王陈馀对霸王示好的时候,想连陈馀也一起打。
在送走了信使之后的不几天,齐国就从三方混战变成了五方大乱斗。
本来项羽只是出来打自立齐王的田荣的,可是没想到行军路上就发生了这么多事。
此时田荣也表示,只要霸王能帮助自己打下田安,那自己定然为霸王马首是瞻。
“那么,大家都说说,我们到底应该打谁?”项羽在军中召集将校议事。
项羽不知道齐国的诸侯在信件送过来的这几天的时间里就能发生这么多的事情,直到现在,他还以为齐国是齐王田荣、济北王田安以及彭越三方混战呢!
将各路诸侯的信件全都摆在了案几上,命人将其一一传阅。
项羽从信件中读出来的消息是:齐赵之地打的乱七八糟的,到现在甚至彭越反过头去开始两面一起打。三方混战,却又都宣称自己是忠臣,其他人才是奸臣。
将校们也说不出个一二来。
项羽有些着急,汉王大军在身后随时有可能进攻,而自己却在这里浪费时间。将校们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毕竟接纳谁看起来都很不错,但是却又都不是特别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