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美女直播

第一百零六章 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项羽大军与齐国开战之前,陈平被叱骂之后。

陈平这心里真的是委屈极了,明明局势就是这么个局势,情形我也是控制不了。

再加上陈平起家是靠着项羽的赏识,然后才是靠展露才华才出人头地的。

这让他在项羽军中本就被看不起,

项羽手下的校尉都尉们都只看得到第一次,陈平是奉承了项羽才被提拔。

然后剩下的就都忽略掉了,楚军上下的大小将领看这个突然就崛起的陈平很不顺眼,毕竟大家都是人,凭什么你一下子青云直上?

大家早就给他加了个标签——阿谀之臣。

以前陈平得势,大家都奉承他,现在陈平落了难,同一批人就又都来嘲笑他。

落差如此之大,明明没犯任何错误的陈平不由得对项羽产生了点意见,而一旦对某个人产生了意见之后,曾经不放在心上的那些小磕绊就成了此时的眼中钉。

项羽太能打了,不单单是修为高深,用兵也是犀利无比。每每一战下来,论功行赏的时候,功劳都是项羽的。手下人也就配给他收拾收拾残局。

这也就算了,可偏偏项羽自己太能打,所以他觉得很多事情简单到伸手去做就行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难道也算是将士们的功劳吗?

在这种心态下,一些功劳就被他视作稀疏平常,功劳都稀疏平常了,那还能叫功劳吗?

那就成了本分!

正因如此,项羽的手下,有功很难得赏,但是有过却是该罚就罚。

越想越委屈,一气之下,陈平干脆什么都不带直接挂印而走,将项羽的赏赐也全都留下,空着手直接就去投奔刘邦了。

天下的大势,负责掌管军情的陈平清楚得很,刘邦和项羽,这才是未来争夺天下的最大的山头。

…………

刘邦在推翻秦朝的社稷,建立汉的社稷,赦免那些因为严苛法律而犯法的罪人,将那些激起民愤的罪人处死。赐予百姓田宅爵位,免除徭役税赋一年。家中有士兵在汉军中的免税两年。设置三老制度,赐三老酒肉。

顺便,把《秦律》翻出来,拍拍灰尘,抖抖泥土,换个封皮,改成《汉律》然后稍稍放宽一些法律条款,就宣讲于关中,开始正式在关中施行。

刘邦现在做的这些事情,那都是赤裸裸的拿好处来收买关中百姓的民心啊!就算你看破这招你也得感念汉王的好处。

更让大臣们高兴的事,张良和陈平都来到了汉王的身边辅佐他。

在刘邦打下关中之后,张良秘密的前往了韩国,然后又从韩国赶了回来,做出一副继续为汉王效力的样子。

陈平赶到关中的时候,代王张耳也正好是与他差不多前后脚入关。

张良的归来固然可喜,张耳的投奔也固然值得庆幸,可是陈平的投效却让大臣们感觉更加振奋人心。

这可是项羽手下的高级将领前来投奔啊!这说明什么?说明项羽不得人心,迟早要完!

若非汉王阻止,恐怕都要大臣策划着派兵马在楚国国内到处传讯,让楚国人都知道项羽手下的将领都投奔汉王了,你们还等什么?要和项羽这条破船一起沉没吗?

但是刘邦觉得这简直是在把陈平架在火上烤,不为别的,就算是为了未来可能更多的像陈平一样的来投的将领的感受,他也不能这么做呀!

张良从明面上的归来和正式的接手军师工作,给刘邦的势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做妃子的时候不同,做妃子的时候张良想要发出声音就只能通过刘邦,可有些话,汉王是不能说的,提都不能提!

刘邦手下的人,见识大多不是很广,可能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人杰,但是面对不擅长的方向上,他们可能连小孩子都不如。而大局观,就是这些出身低微的将领们最最缺乏的东西。

张良一回来,就率先在廷议上发问:“敢问汉王,您是想要夺得天下,还是相当另一个霸王?”

早就准备好的刘邦按照事先说好的剧本脱口而出:“自然是天下!”

“既然如此,那么诸侯们可否愿意汉王夺得天下?”张良又问。

刘邦照着剧本,犹豫了一下,不太确定的说道:“当初我离开关中,诸侯们争相将手下的兵丁粮草送给我。想来他们应该不反对我夺得天下吧。”

张良立刻反驳道:“大错特错,汉王您想,离开关中的时候,霸王强势,而您弱势。您是天下唯一能抗衡霸王的王侯。故此诸侯将人力物力都送给您,以此来平衡您和霸王之间的强弱之势。可若是您占据上风之后,诸侯为了再次平衡,极有可能会保住项羽一条性命,以此来钳衡与您。到了那时,得到天下相助的,就该是现在的西楚霸王了啊!”

看着周围若有所思的大臣们,张良说出了刘邦决不能说的话语:“到了那时,您争夺天下的志向绝对会因此而失败。所以出关之后,臣,恳请汉王,派出韩信等将军,北击燕、赵,东攻齐国。将诸侯铲灭、劝降,只有如此,您才能真正的夺取天下啊!”

这话刘邦绝对不能说,因为诸侯全都帮助过刘邦。而作为君主,刘邦必须表现出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知恩图报,宽容大度的态度来稳定臣子们的心。

所以,刘邦的回答,只能是:“军师怎么能这样说,诸侯待我不薄,我岂能如此恶意的揣测诸侯?若是我刘邦率先攻打诸侯,那岂不是失去了道义?自古以来,王者兴天下大利,除天下大害。我刘邦想要夺取天下不假,但是我却不想因此失去大义。”

新来的陈平当即站起来,向刘邦递了一份投名状:“汉王,项羽残暴无度,流放君主是天下逆贼。所到之处杀人屠城天下怨愤。而诸侯身居高位征伐不休,割据天下数百年之久,以至于如今的天下民生疲敝。诸侯的恩遇不过是小节,天下的百姓才是大义。汉王,您怎么可以因为小节而失去天下大义!”

王庭内的文武大臣也都纷纷进谏,就连想要做王侯的韩信也是如此。

大家吃的是汉王的俸禄,自然要为汉王考虑,为自己谋福利也是顺便的事情。自然没人会反对张良的提议。

所有人都在畅想打下诸侯之后,以汉王的大方,他会给大家什么封赏。

刘邦和张良这对夫妻档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些许的得意之色。

群臣一致劝谏,汉王采纳了张良的建议。

PS:讲真,我觉得历史上项羽有功不赏极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啊!

至于韩信,韩信用兵是极为繁琐的,需要情报支持,需要顺地形地利设计。虚虚实实什么的一大堆。

项羽用兵是简单粗暴天马行空的。所以项羽不是不知道韩信有才能,甚至他很清楚韩信的才能。但是没必要,a过去就赢了,还要什么战术。

第一百零七章 写作员工问题读作钱没给够

见到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主动黑了项羽一把的陈平继续写投名状,他对刘邦说道:“汉王明察,义帝,是汉王和霸王的君主,如今霸王杀害义帝,不忠不仁暴虐无道,这正是您为义帝发丧的好时机啊!倘若您为义帝发丧,令诸侯戴孝。号召诸侯为义帝被杀而东征项羽。师出有名,这才是三王能够成功的原因。”

刘邦心里撇了撇嘴,对陈平的说法不以为然,别的不说,纣王可没什么过错,还不是因为周武王一波偷家偷来的天下,所以才被黑的那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