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军事体系是无法长时间维持这样庞大的军队的。
在罗马,从未有过任何将领指挥过这样庞大的军队作战,也不可能有机会指挥这样庞大的军队。
如果是罗马的将领,那恐怕现在军队已经会散乱到没眼看的地步。
不过出乎尼禄的预料,无论是刘秀还是之前的韩信,对于这些军队完全可以说得上是如臂使指,举重若轻。
“汝等……余是说汝和那个名为韩信的将领,汝等看起来对于这样的军队数量并不陌生的样子。连这样细微的问题汝等都能够注意得到!”就在刘秀又一次的及时注意到了军队行军驻扎之间军营和队伍的散乱,并且及时调整之后,尼禄终于忍不住发问了。
下达命令对军队进行调整之后,刘秀有些郁闷的随口说道:“还好,淮阴侯排布军队的方式和我不太一样,我对他的安排不太熟悉,调整的时候出点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
忙碌中的刘秀误将尼禄的惊叹当成了提出意见。
尼禄得到了刘秀的回答,气鼓鼓的鼓了鼓自己的面颊。
好气呀,莫非依你的意思是,如果你熟悉了军队调整完毕之后,或者一开始接手军队的话,现在是不是连这些毛病都不会有?
眼见到刘秀再一次将一处散乱的军营调整到了按她的习惯,可以相互呼应之后,尼禄不得不承认,她的确很有经验,也很有能力,而表现出来的那种游刃有余也的确作证了她的话语的真实性。
“莫非汝曾经多次指挥过这样数量的军队作战?”尼禄带着好奇和惊叹的问道。
终于闲暇下来的刘秀仔细的想了想,“差不多,我也曾指挥过数十万大军,所以就算是这么久之后再次上手,也会显得比较容易。”
容易……
尼禄终于自闭了。
她乖乖的闭上了嘴,看着刘秀有条不紊的处理军队的事务。
一直手持盾牌,跟随在藤丸立香周围的玛修微微张着粉唇,有些羡慕的看着刘秀。
玛修总是觉得自己是一个不成熟的从者,所以她在面对自己做不到而别人能做到的事情的时候,总是带着些羡慕和学习的心态。
“大人,时辰到了。”坐在一旁的荆轲老神在在的挣开双目,向刘秀说道。
军帐里,吕布、荆轲、斯巴达克斯、贞德、黑贞德、玛修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
作为主力部队,他们都在刘秀的帐下听用。
刘秀环顾众人,朗声说道:“现在是非常时期,还请诸位停留在军帐中不要走动。即便是行军途中,也不能直接出现在大军的包围之外。你们二位请跟在我的身边。”
对着黑贞德与贞德,刘秀含笑着对着她们俩点了点头。
其余的从者都要留在军帐里,尽量少出头。
刘秀希望能够隐瞒自己军中的详细情况,比如从者的数量和从者的身份都是哪些,同时又要让敌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这支队伍就是罗马大军的主力,从而吸引走全部的注意力。
三位从者加上这么多的大军,足以糊弄住雷夫了。
“报!韩信将军的军中斥候传讯,前线发现了罗马神祖罗穆路斯的踪迹!”就在刘秀准备下令大军拔营的时候,韩信传递的情报到了。
在遭遇到神祖罗穆路斯的时候,韩信做的最坏的打算,就是阿尔托莉雅与伊斯坎达尔战败而导致神祖罗穆路斯继续活跃在罗马大地上,所以他立刻就派出了信使向刘秀所在的部队传讯。
第三十二章 无用功
“神祖罗穆路斯大人?怎么可能?那不是……”尼禄勃然色变,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惊人了,以至于尼禄的心中都是一阵动摇。
神祖罗穆路斯的出现,无疑于当初刘邦将刘秀召唤出来之后,刘秀看到刘邦第一眼时候的反应。
双方若是立场相同,尼禄恐怕已经是倒头纳拜。
即便是现在立场相反,尼禄也是心中一阵动摇。
是的,尼禄虽然心里动摇,不过最基本的能力和判断力还在。
神祖罗穆路斯如果是友军,那么韩信为什么不大肆宣扬?反而是偏偏要弄得鬼鬼祟祟,一直到报信的人来到营帐外,才说明来意?
果然,当守卫三番五次的确认了信使的身份。信件上的漆封、信件上的暗号等等,确保了万无一失之后,信使被允许进入到军帐里。
刚刚进入军帐里,信使就单膝跪地,将信件高高的举过头顶,然后恭敬地将信件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尼禄顿时就觉得为难了起来,她并不知道神祖罗穆路斯身为从者的事情,而刘邦等人身为从者的消息也从来都没有人告诉过尼禄。
谁都不想节外生枝。
面色阴郁,尼禄闭了闭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刘秀等人的身上,她也学到了许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尼禄思考了一番之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明白了此时的局面,尼禄立刻做出了选择,“这个消息此时此刻绝对不能传出去,先安排着在军队中进行一定的暗示,然后逐渐的对战士们坦白……无论如何!余才是罗马的现任皇帝!罗马的未来……应当由余来决定!”
慷慨激昂的尼禄引起了所有人的极大共鸣。
‘果然,这个尼禄果然气度不凡。’刘秀在心里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安抚了一下众人。
“不要惊慌,问题不是很大,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怎么应对,只要应对得当,罗穆路斯也无法对我军造成影响。”刘秀的安抚立竿见影。
对啊,他们这些从者又不是罗马人,有什么好怕的。
三言两语之间,计划的雏形就已经出现,然后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补充,计划最终完善了起来。
刘秀将这件事交给了尼禄,尼禄身边的亲卫军会逐渐的在罗马军中暗示和假设罗穆路斯与罗马军团对立的局面,先将舆论控制起来,让舆论的转向转向为如果神祖重现于世,阻止罗马重归统一的话,就会XXXX
然后在不着痕迹的让士兵们将看法逐渐转向即便是神祖,只要是妨碍到罗马统一,那就是罗马的罪人之类的看法。
最后尼禄再过些日子,等到士兵们普遍接受之后,再逐渐淡忘此事的时候宣布神祖的出现,让士兵们不要发现其中人为的痕迹。
虽然这样谨慎了些,不过比较涉及到军心士气,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这就是所谓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