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函谷关秦军不过十万,而己方大军一共出动二十五万,在兵力上占了绝对优势。
秦军虽然强悍,函谷关虽然堪称天堑。
可是在二十万大军的猛攻之下,为了保证函谷关不失的强大秦军恐怕也只有被动防守。
不说能够攻下函谷关,但完成主帅交给的给予秦军杀伤,使秦军疲于奔命,减少秦军战力为联军发起总攻的任务还是能够完成的。
……
秦国东部,渭水之畔,胶东郡与河内郡交界边缘!
此时在渭水之畔上,一支全身身着黑衣黑甲,规模约莫十万的秦军正排着整齐的队列在渭水边上疾行。
而在这十万秦军前方,只见有三名分别身穿暗红色战甲、白色战甲的三名秦军将领正在领军前进。
只见有两名身穿暗红色战甲的秦军将领其中一人手持一柄九尺精铁长枪,另一人则是较为文雅,仅仅只有腰间一柄充斥着古朴韵味的长剑。
而另一名身穿白衣白甲的秦军将领武器倒是有些另类,骑在白色骏马之上,手提一柄造型怪异的戟,身后背着一道宝弓和十几支箭羽。
“李靖将军,为何王上不让我等和白起将军一起行动,反而要让我等三人率领另外大军增援函谷关?”
大军前方,身穿白色战甲的秦军将领冲着三人之中似乎是为首的秦军将领说道。
“薛将军,苏将军,你们觉得以白起将军的性格,白起将军会老老实实的按照王命增援函谷关吗?”
没有回答,被称为李靖的秦军将领则是反问另外两名将领说道。
原来这三人就是嬴稷从系统当中得到的人物召唤机会得到的三名来自于唐朝的名将。
三人分别是战神李靖、幽州大将军苏烈、一字并肩王薛仁贵。
事实上有一段时间嬴稷甚至都已经快将三人给遗忘了!
直到后来直到嬴稷决定趁着伐秦之际吞并天下诸国却苦无用人无处之时方才想起三人的存在,于是连忙将三人召唤而出。
而至于三人率领的十万秦军可都是实打实的铁血精锐!
要知道秦国名将嬴华从北方长城返回之时可是带回了十万北地军,不过有着自己想法的嬴稷却没有把这十万北地军交给白起,而是一齐交给了李靖、苏烈以及薛仁贵三人。
第一百九十八章:函谷攻防(一)
“将军,你是说白起将军不会直接按照王命增援函谷关?”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白起将军又怎敢违抗王命?”
“要知道函谷关可是有我秦军战将王龁,还有我十万秦军将士存在!”
“如若函谷关守军在遭遇天下诸国联军猛攻,援军又久等不至之时那函谷关极有可能会失守啊!
苏列和薛仁贵听到李靖的话,纷纷感到不可置信。
“怎么不可能?”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两位将军曾经也是国之柱石,难道就忘了这点不成?”
李靖看着薛仁贵和苏烈二人说道,转而又语气一转。
“况且两位将军可不要忘了,上将军可是有着何等的权力?”
“上将军出征之前有王上亲赐孝公之佩剑镇秦主持大局!”
“王上更是曾言,无论上至天者,下至渊者,皆由白起将军制之!”
听到李靖的话,薛仁贵和苏烈及皆是反应过来。
是啊,自己等人怎么就忘了白起将军是如何的深受大王信任。
而且上将军的权力也不可谓之不大啊,几乎掌管三军将士所有事物之决断权。
况且如果真的是按照李靖将军所言,那么函谷关所有秦军将士恐怕都会带着希望悉数战死。
在战死之前也等不来一个援军,最终全体湮灭。
现在众人才算明白了,为什么大王会让自己三人独自率领十万大军前去增援函谷关。
原来大王早就猜到了白起将军会这样做。
而让自己三人另外率军出征,增援函谷关王龁将军应该也是为了以防万一,防止函谷关在联军的强大攻势下失守。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嬴稷在拜白起为上将军的时候就有过这种隐忧。
嬴稷深深的清楚白起的特长,除了沉着冷静的大将之风外,白起最为擅长的就是运动歼灭战。
甚至堪称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位首创大兵团运动歼灭战的始祖,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更是将这种战术发挥得炉火纯青,一举奠定千古杀神之地位!
嬴稷坚信,白起绝对会兵行险招,出其不意。
但是具体险在哪里,奇在哪里,嬴稷也不知道。
因此也只有分兵十万让李靖三人率领,以防万一!
“传令大军,加快行军速度,务必要在五日之内抵达函谷关,增援王龁将军。”
“诺!”